毫無疑問,被稱為“光伏茅”的隆基綠能,是中國新能源的典型龍頭。在全球能源局勢緊張的背景之下,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日前做客《中上協會客廳》回顧隆基綠能20多年的發展歷程表示,隆基綠能保持戰略定力上一直非常堅定,在業務上高度聚焦,注重技術創新,保持穩健經營。
央廣資本眼記者梳理發現,隆基綠能的整體經營理念可歸結為四個“堅”——“堅信、堅定、堅持和堅守”。堅信光伏前景;堅定選擇“難”而“正確”的事;堅持科技引領持續研發投入;堅守“不領先不擴產、不卡脖子不介入”的投資理念。
大方向信念堅定的結果就是,隆基綠能推動了單晶的多次拉晶技術,按目前規模計算,此技術給行業一年帶來的成本降低在制造端就超過了500億。在電池方面,去年7次刷新了世界紀錄,一直是引領著光伏電池技術的發展。
鐘寶申認為,僅僅兩個多月間,美國政府對于光伏進口態度逆轉,主要是因為其能源轉型面臨巨大挑戰。而6月6日,拜登政府宣布對東南亞四國采購的太陽能組件給予24個月的進口關稅豁免。這件事對中國光伏產業也產生了影響。
在能源危機迫近的情況下,各國首要關注點自然是能源安全問題,鐘寶申表示,太陽能光伏是解決能源自主和低碳發展的一個有效方案。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是長期共存、相互協同的關系,龍頭之間展開切實合作,對能源投資未來長期的安全和轉型的保障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堅定擁抱“綠色”選擇“難”而“正確”的事
實際上,“隆基綠能”這個簡稱才剛剛啟用月余。
2022年5月10日,隆基股份公告稱,5月16日起證券簡稱變更為“隆基綠能”,表示新名字將更好地體現公司戰略布局和主營業務定位,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和公司價值。
對于證券簡稱的變更,鐘寶申做了進一步解釋:“‘股份’兩個字內涵不夠豐富,而投資者一看到‘綠能’就了解這家企業是做什么的,提高識別率。我們要把‘隆基綠能’幾個字用好,真正體現出公司的宗旨和目標。”
隆基綠能是成立于2000年,2012年4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鐘寶申介紹,縱觀隆基綠能的成長史,大概分為兩個階段:從2006年到2014年是起步階段,聚焦于光伏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從2014年開始,進入到了下游的電池組件環節。
“我們主要致力于低碳能源的變革,長期專注于為全球的客戶提供高效的單晶光伏產品和解決方案。”鐘寶申表示,目前主要是從事光伏產業鏈一體化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光伏集中式的地面電站以及與應用場景結合的分布式光伏,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
鐘寶申認為,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隆基綠能在戰略上一直非常堅定,在業務上高度聚焦,注重技術創新,保持穩健經營,堅守“不領先、不擴產”的投資原則,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支撐日常的決策和運營。實際上,如今看來,上述理念可歸結為四個“堅”——“堅信、堅定、堅持和堅守”。
鐘寶申強調,“堅信”就是堅信光伏的前景,沒有這個前提,就不會有戰略上的“堅定”。無論是國家發改委還是全球國際能源組織,對光伏的未來評估結論一致,那就是在未來的20年,光伏會逐漸成為全球能源的主體,可以解決未來能源不平衡狀況。
“我們始終從本質看問題,通過對行業本質長期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們認為光伏行業發展的本質還是在于,通過科技進步推動發電成本的持續降低。這是促使我們選擇‘難’而‘正確’的技術路線的基本支撐。”鐘寶申指出,由此,在以多晶主導的市場中,隆基綠能堅定地選擇了單晶的技術路線。通過大量的創新,單晶到今天已取代了多晶,成為了行業的主流技術路線。
而在這個過程中,隆基綠能也得以不斷擴充產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應該就是隆基綠能長期保持了戰略定力的結果。
與此同時,就是“堅持”科技引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過去的5年,隆基的研發投入超過了100億。而在中上協發布的2021年上市公司主板研發投入TOP100當中,隆基綠能以近44億元名列第42位。
“在光伏的基礎材料規范硅片方面,隆基綠能推動了單晶的多次拉晶技術,按目前規模計算,此技術給行業一年帶來的成本降低,在制造端就超過了500億。在電池方面,去年7次刷新了世界紀錄,一直是引領著光伏電池技術的發展。”鐘寶申如是舉例。
“不領先不擴產、不卡脖子不介入”的投資理念,是隆基綠能的態度,也是“堅守”,在此方面一直高度審慎。
“隆基綠能在經營過程中秉持穩健經營、聚焦主業的原則,一直保持著合理的負債結構,保證企業在行業困難的時候也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到未來。要能夠保證研發還能得到持續的投入,一些大型的信息化項目也能夠持續地推進。”鐘寶申表示。
鐘寶申同時強調,在融資方面,注重資本運作和產業發展的有效結合。上市以來,采取了增發、公司債、配股等多種形式的融資,累計融資262億,募集的資金全部用于公司的產能建設。
光伏產業是“科技制造業”
央廣資本眼記者注意到,在中上協發布的2021年上市公司主板職工總人數榜中,隆基綠能近49967人,位列第72,是很多高科技甚至包括一些非科技類的上市公司所拉動就業人口的幾十倍。
“準確地說,光伏產業應該屬于科技制造業,有科技屬性,同時也是地地道道的制造業,因為光伏產業配套的產業鏈龐大,所以制造環節也比較多。”鐘寶申表示,中國目前光伏領域就業的總人數已接近200萬。
據介紹,隆基綠能在光伏行業覆蓋了多個環節的制造,從偏上游的單晶硅棒和單晶硅片,到偏下游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和組件的封裝,都需要組建大型工廠。
公開信息顯示,隆基綠能2012年上市當年收入是17億元,到2021年達809億元,這個跨越僅用了9年時間,2022年公告目標是超過1000億元。
“這些年隆基綠能的復合增長率每年都超過了50%,整體規模在快速地擴張,每年都需要建設大量的工廠,因此員工人數也在快速地增加。”鐘寶申表示,光伏產業的用工特點是,有80%的人在工廠制造環節,20%的人在研發、運營、銷售、計劃等體系里。
光伏是解決能源自主和低碳的有效方案
眾所周知,始于今年2月下旬的俄烏沖突令能源問題凸顯,已成全球熱點。
鐘寶申認為,近期美國已宣布能源進入特別狀態,就說明了能源問題不僅對美國、對全球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6月6日,拜登政府宣布對東南亞四國采購的太陽能組件給予24個月的進口關稅豁免。在3月份,美國商務部決定調查前述四國組裝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是否規避美國對電池和組件下達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
鐘寶申認為,僅僅兩個多月間,美國政府對于光伏進口態度逆轉,主要是因為其能源轉型面臨巨大挑戰。
實際上,美國商務部展開調查深度緣起與中國光伏企業相關。上半年,有美國企業提出,中國公司在東南亞建廠生產太陽能電池和組建并輸送至美國以規避關稅。為避免風險,各國就減少了對美國的出口。
“因此美國的能源轉型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因為很多正在開展的項目就無法進行,有18個州的議員聯名致信拜登,要求改變這種現狀,所以就有了6月6日的總統令發布。”鐘寶申如是解釋。
在能源危機迫近的情況下,各國首要關注點自然是能源安全問題,一個基本邏輯是,只有能源自主才能確保能源安全。鐘寶申認為這對于光伏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光伏產品可以解決一個國家的能源自主問題,包括能源的低碳轉型。因為光伏產品的原料來源就是太陽,光伏設備放在那里面,基本不太需要其他的燃料動力就可以持續地發電。因此,光伏產品供不應求的,全球光伏的需求快速增長異常旺盛。”鐘寶申介紹,隆基綠能正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光伏在里面承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鐘寶申強調,在當前的這種形勢下,太陽能光伏是解決能源自主和低碳發展的一個有效方案,太陽能光伏會超預期地給全球的能源帶來新的形勢和新的變化。
新舊能源長期共存相互協同
一直以來,關于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關系各界多有爭論,新能源確實綠色低碳,但沒有傳統能源,新能源產品如何產出?
對此,鐘寶申態度明確,他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或者能源領域的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化石能源是基本的保障,也是制造業的一個重要的支撐。而新能源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能量回報上。
“目前新能源之所以能夠得到普遍的支持,主要還是其能源回報是非常的可觀的。”鐘寶申介紹,以光伏產品為例,整個生產過程的所有成本全部算進去,包括建電站的水泥和鋼鐵,其消耗的總能量如果是1度電的話,那么它在生命周期回報給這個社會的是四五十倍,大概40—50度電。
鐘寶申指出,中國在大力發展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等新能源的體量越來越大的時候,逐步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這樣國民經濟能夠平穩可持續地發展,同時“雙碳”目標能夠得以實現。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單純站在能源結構的視角來看,它是一個增一個減,同時從發展來看,這是一個長期共存、相互協同過程。”鐘寶申表示。
那么,在長期共存的過程中,創同能源和新能源如何更好地協同合作?
實際上,中國神華、中國核電這些傳統能源企業,一直也是投資新能源的主力軍。隆基綠能作為科技制造型企業,把自己定位于為上述企業的新能源轉型提供產品和方案。
鐘寶申表示,隆基綠能于去年開始提出光伏電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標就是要保證包括神華和中國核電在內的投資者投資的光伏電站,在生命周期內的安全,真正能夠適應和滿足異常氣候的安全要求,不出現滅失或其他重大損失。25年、30年或者35年后,能夠完全達到設計能力,達到其所應有的電力輸出能力。
“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和這些大型的新能源投資企業,更多地一起來做一些研究和驗證,真正能夠保證大規模投資之后,資產是安全的。”鐘寶申表示,這是龍頭企業相互之間可以開展的合作,這對能源投資未來長期的安全和轉型的保障都會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