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一些重點行業發展難度加大的情況下,為助力產業健康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中經產業景氣指數應運而生。
一年來,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的跟蹤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鋼鐵、裝備制造、石化、紡織等重點產業回升速度逐季加快,行業景氣狀況持續好轉,各項運行指標明顯改善,行業內生增長動力逐步增強,整體回升向好態勢明朗。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由經濟日報社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共同推出,旨在跟蹤監測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領域的運行狀況,前瞻預警行業發展趨勢,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準確預測判斷行業發展態勢的數據產品品牌。
經濟日報社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負責人分析認為,2009年我國裝備制造、家電等重點產業行業運行狀況好于預期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中央及時出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使我國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向好;二是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家電下鄉”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為行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明確了方向,提供了支持;三是行業企業積極落實相關產業政策,全力迎接挑戰,努力提升發展水平。
景氣狀況持續好轉
自2009年4月首次發布以來,中經產業景氣指數跟蹤監測的行業逐季增加,目前已擴大至8個行業。在這些行業中,裝備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行業,其行業景氣狀況尤為引人關注。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裝備制造業在經過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企穩回升、三季度加速回升后,四季度已經達到較高增長水平。四季度中經裝備制造業景氣指數為99.7點(景氣標準為100點),連續三個季度上升,行業運行基本接近景氣正常水平。企業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增產意愿加強,快速增長勢頭在2010年一季度有望延續。
裝備制造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09年,在國家出臺的《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其他相關政策的拉動下,裝備制造業把握政策機遇,扭轉了訂單大幅減少、業務收入減少、經濟效益大幅滑坡的局面,轉而走上持續回暖、大幅回升、高速增長的上升通道。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初國家從緩解企業困難和增強發展后勁入手,相繼制定出臺了汽車、鋼鐵、紡織、裝備制造、船舶、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物流等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分別提出了上百項政策措施和實施細則,對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政策措施逐步到位,重點產業下滑態勢得到遏制,整體企穩回升。
2009年,不僅裝備制造業的行業景氣狀況實現了亮麗的“V”形反彈,中經產業景氣指數所監測的其他重點產業的回暖速度和運行狀況也好于預期。
家電行業生產、銷售、利潤、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增長,上升勢頭強勁;石化產業中,石油行業各項指標平穩回升,景氣狀況持續改善,化工行業明顯回暖;紡織產業整體景氣狀況持續回升,多數指標出現積極變化;鋼鐵產業開始呈現恢復性增長,預計2010年總體景氣狀況將繼續回升。
內生增長動力增強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在編制過程中,創新地采用了“雙曲線”的景氣指數編制方法,用紅色曲線標示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后的景氣指數值;而用藍色曲線標示在剔除季節因素后,又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的景氣指數值。通過雙曲線的計算方法,中經產業景氣指數可以更加清楚地反映出政策措施等隨機因素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并對產業自身的發展態勢作出更好的判斷和把握。
根據中經產業景氣指數對相關產業的監測,2009年上半年,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對于重點產業運行的拉動效應明顯,起到了遏制行業下滑、穩住陣腳的作用;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重點產業的內生增長動力逐步增強,抵御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2009年四季度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結果顯示,在進一步剔除政策等隨機因素之后,裝備制造、家電等產業仍然保持著強勁增長的勢頭。
加快結構調整,是各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共性要求。2009年,我國各重點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大,企業重組穩步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明顯加快。
鋼鐵行業加快了企業兼并重組、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步伐。2009年我國粗鋼產能超過1000萬噸大型鋼鐵企業達到9家;淘汰落后的煉鋼、煉鐵產能分別達1691萬噸和2113萬噸。
石化產業加快了布局調整,聚乙烯、聚丙烯等產品自給率不斷提升。2009年電石行業淘汰落后產能47萬噸、離子膜燒堿比重已達到53%,比2008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
此外,機械、汽車、有色、電子信息等行業的企業兼并重組進程也在進一步加快。
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報告預測,隨著整體經濟形勢的不斷向好和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效應進一步顯現,2010年重點產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將繼續回升,行業運行將繼續處于上升通道。
與此同時,重點行業及企業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目前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階段性的。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面對國內外環境變化的新形勢,必須牢牢抓住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這一重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實完善政策措施,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全面貫徹實施好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力爭在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
記者從有關行業協會了解到,今年各大重點產業將牢牢把握擴大內需、優化布局、淘汰落后產能、兼并重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重點環節,把有關工作抓實做好,努力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石化行業將把淘汰落后產能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建立過剩產能退出機制,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新領域精細化工、新醫藥和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實現產業的進一步調整和振興。
紡織行業將加快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轉移,并以產業轉移為契機,加快推動產業升級,加速紡織經濟回升,從而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