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翔石材城里繁忙的裝車景象
水頭石材市場正逐漸恢復往日繁忙景象,一些市場的總體銷量已和往年的2月份基本持平。“今年可以說是現金為王,生存才是硬道理。”日前,記者在走訪水頭石材大板市場中,這便是石材貿易商們向記者吐露最多的。
為了手握更多現金,石材貿易商們動起了各種“心思”,除了最常用的促銷、降價以外,還有不少貿易商借助線上平臺拓客。經過此番奮進,水頭不少市場皆出現了架子位空置的情況。
大板市場出現空置架子位
4月的水頭,迎來了姍姍來遲的繁忙景象。一輛輛載著滿滿當當的石材大板的大貨車或行駛在大馬路上,或從市場里緩慢駛出。各個市場負責人也紛紛在各自朋友圈曬出大貨車裝卸、進出市場的火熱場面。
作為水頭最為火熱的石材大板市場,澳盛大板市場已經進出自由,在記者觀察的10分鐘時間里,就有3輛大貨車載著半車廂或全車廂的板材駛出大門。其他市場雖不及澳盛大板市場,但出現的貨車數量,也是相對喜人。
鵬翔石材城總經理姚昌貴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市場的總體銷量和往年的2月份基本持平了,絕大部分客戶都是本地在外分銷的采購商。但銷量跟往年3月對比,相差甚多。廈門展延期,導致很多國內外客戶沒能過來采購。
在博利大板市場里,記者看到不少架子位空了出來。在一番詢問后,了解到,這些空出來的架子位,并不是想要轉讓,而是賣家斷貨了。在鵬翔石材城,上周還空出來的架子位,在一周后也基本填滿。而在中閩石材城里,裝卸人員正忙著給背景墻上墻。
據了解,自市場2月末正式復工以來,市場不少商戶為了提振市場信心,促進成交量,都采取了降價的措施。但讓商戶們沒有意料到的是,受疫情影響,國外幾大石材主產國先后封城,荒料沒能及時供應,而國內現貨又促銷的差不多,所以,一度出現了架子位空置的情況。
促銷的基本都是中次貨
“目前,市面上低價處理的基本都是中次級貨,當然不包括個別資金周轉不暢,急于脫手的好貨。”宏源石材負責人李連源告訴記者,好貨基本不愁賣,剛從大切機下來,直接被客戶訂走了,根本沒機會上到大板市場。
在宏源石材的架子區域,記者發現七八十個架子位,沒有一片大板。李連源說,他是既幸運又不幸運,幸運的是,他沒有進行大幅降價就把架子位上的大板都賣完了,不幸運的是,去年年底他沒有囤貨,從而出現了現在的供不應求局面。
令他尷尬的是,在架子位空出的這一周時間里,不少人打電話咨詢,問是否要轉租。“我賣的是國產石材,只要礦山正常開礦,架子位很快就會填上。”李連源表示,一周后,他點的荒料就要來了。
而在宏源石材旁邊一家做土耳其產品的石材商戶也出現了斷貨的局面。據其負責人介紹,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現在也不敢去土耳其點貨,暢銷的品種基本都清空了。“春節過后那段時間,就想著降價,將手上的貨拋出,盤活資金。受疫情影響,局勢扭轉,土耳其不敢去,線上點料又不放心,干脆就讓架子位空置。”
而在朋友圈,仍然有不少企業還在做著低價促銷。位于盛達石材城的傲洋石業正在對一些去年的板材進行處理。據其業務員介紹,低價處理一些陳年舊貨,主要是為了給新貨騰地。
市場商戶心態趨于冷靜
面對疫情,市場商戶們的心態趨于冷靜,對于各大所謂熱門大板市場不再趨之若鶩,漸漸懂得什么才是適合自己的。更多的是求能夠安于一隅,安穩地度過這一年。
2018年、2019年,水頭鎮區,不少新興大板市場關注度空前,從而出現了一位難求的情況,不少貿易商盲目跟風,一年內,挪了兩三次陣地,甚有舉債轉移市場。
“受疫情影響,水頭大板市場的第一季度成交量預估下滑了一半。面對這樣的情形,不少高租金入駐到市場的商戶,在訂單不足的情況下,還要承擔高額的租金壓力,難免吃力。”業內人士苗先榮認為,那些現金流穩定,不冒進的商戶,今年應該過得較為平穩,即便疫情也不會帶來較大的波動,反倒是那些借錢也要去熱門市場的,就很艱難了。
在姚昌貴看來,市場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合商戶的才是最好的。“其實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定位,商戶們要看自己的品種,能否在其市場里產生價值。”姚昌貴舉例道,濱海工業區目前已形成以背景墻、山水畫,以及工程批發為主的市場商圈,客戶想買背景墻,肯定第一時間就是到濱海。如果一個賣背景墻的商家跑到福山工業區去,即便客流量不錯,精準客戶很少。
“今年的石材市場還是很不明朗。各大展相繼延期,國外疫情還未能有效控制住,很多外貿采購商基本不來采購了。”富力升建材總經理彭建軍坦言,今年對大部分石材貿易商來說,不求能夠賺錢,只要能夠生存下來,就很好了。
甚有石材人笑稱,賺不賺錢的都沒關系,只要不虧損,過了今年,明年繼續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