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16日舉辦的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對于機床行業的發展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影響,不僅是名副其實的展示世界先進制造技術和機床工具產品的盛會,也是推動中外技術交流和我國機床工業技術進步的重要平臺,同時展現了我國機床行業發展的現狀,并推動我國機床行業向更高的方向發展。通過本次展覽會的召開,我們可以看出,技術創新及政府政策支持是機床行業發展的內部及外部兩個方面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力。在此,記者就借本次展會來淺談我國機床行業發展一內、一外的兩大發展因素。
技術創新——機床行業發展之方向
機床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更是關系國防安全的戰略性產業,也是我國裝備制造業之基礎。機床產業的發展情況可以說直接決定了我國工業生產的質量與發展,因而機床產業可被稱為國民經濟之中心。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速達到40.6%,進出口較2009年同期均有了大幅度增長,進口增長迅猛導致逆差大幅增加。全年進口機床工具15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金切、成形,主要是中高檔機床)94.2億元,同比增長59.8%,而國產金屬加工機床僅增長35.1%;全年機床工具出口70.3億美元,但是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僅僅出口18.5億美元,而進口卻是94.2億美元,而且大多數是低檔產品,高檔很少,逆差大幅增加。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質量上不去,水平不高,高檔產品制造能力不夠;二是采用進口的系統和部件,成本高,價格也就下不來,競爭力自然就上不去。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想要讓我國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技術創新、科技創新是我國機床行業發展刻不容緩的必經之路。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先進技術的應用。國家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帶來前所未有的產業升級,對高檔數控重型機床的要求已經相當迫切。諸如核電、新能源汽車、高鐵以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高端需求,精度、效率、水平、可靠性、兼顧節能和環保各方面的要求已今非昔比,市場對高檔數控重型機床的需求也逐年提高。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機床技術創新聯盟應運而生。聯盟以機床制造企業為主體,聯合有實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組成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的發展需要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提高我國重型機床整體技術水平,發揮各企業優勢,共同研發國家重型數控機床科研項目。
技術創新,是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必經之路,將我國從“制造大國”發展成為“制造強國”,我們任重而道遠。
政策支持——機床行業發展之推力
在當今世界,一國機床行業的發展水平,已經是衡量其制造業水平、工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尤其對于國防工業來說,對機床要求很高,復雜、高精度零件加工,非用多軸聯動、高速高精度的數控機床加工不可。因此,機床行業是國家戰略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