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庫視頻,購買合同……最近,不少南安石材機械輔料供應商紛紛在朋友圈曬出復工后的首份成績單,場面甚是紅火。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南安石材機械輔料聯合會會長李群生表示,機械輔料是與石材關系最為密切的行業,伴隨石材加工廠的逐步復工,石材機械輔料行業亦率先迎來了“開門紅”。
行業首月銷量喜人
自2月20日石企逐步復工后,作為石材產業鏈的上游產業,石材機械輔料也迫不及待地復工了。
泉州金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云華告訴記者,金鉆于2月28日正式復工。開工首日就簽下兩單,至今已賣出50多臺雕刻機,比去年增長了不少。
馬云華坦言,在復工以前,公司業務人員就在跟客戶溝通、聯系,所以待到正式復工,就立馬簽單了。“金鉆在雕刻機領域,可以說是領頭羊了,如果客戶足夠重視品牌影響力,一般會選擇我們。”
而與機械唇齒相依的潤滑油,也展示出喜人的銷售形勢。天貓潤滑油總經理黃思猛告訴記者,石材企業想要復工,必須先對設備進行檢修,而檢修需要用到的就是潤滑油。所以,開春對潤滑油來說,是一年中的銷售旺季。但今年福建省內率先復工的是大理石廠,還有很多花崗巖廠和二次深加工廠尚未復工,所以銷量雖然還算可觀,相比往年還是少了。
“往年這時候,店里的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坐下來喝茶。”百信石材工具負責人吳倩文笑言,“從石材礦山的開采到石材成品的后期護理,只要跟石材應用相關,只要客戶需要,我們都能供應。而近期的訂單大多采取電話和微信對接,因為都是老客戶了,所以對接更簡便”。
從磨片、磨料到鋸片,從膠水到包裝材料,百信石材工具是一應俱全。“國內疫情對石材輔料貿易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延遲采購,需求還是存在的。”吳倩文說,“雖然國內越來越多的省市下調應急響應級別,但防控意識不能松懈,特別是國外疫情的爆發,可能會讓延期至6月6日舉辦的廈門石材展增添變數。”
“疫情之后,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行業協會,對環境健康的要求和治理都會越來越高。作為石材環保設備企業,環態機械始終走在行業前頭,不管是服務還是品質,業內有口皆碑。為了能及時供應,我們在2月24日復工。”南安市環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江表示,“不到1個月,已售出100多臺粉塵處理設備,以福建省為主,部分銷往省外。”
“雖然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推動復工復產,但只有全產業鏈都真正動起來,我們的銷量才能恢復正常水平。”陳明江認為,在石材行業全面恢復生產之前,機械輔料行業在復工半個月后,恐怕會面臨需求下降的局面,所以在疫情這場大考面前,更應保證現金流,才能保證企業正常經營。
開拓國外市場為下半年蓄能
在采訪中,有不少企業主對行業發展擔憂。
“復工后的銷量還可以,但伴隨整個市場需求總量的下降,很快就出現了銷量下滑。”馬云華告訴記者,往年3月,1個月就可以賣出100多臺。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展會延期,國外訂單沒了,國內市場需求也下降了,同期相比銳減了一半。可做雕刻機的供應商卻不降反增,這也加劇了行業的競爭。
“不少小品牌為了拿訂單,就一直在拼價格。”馬云華坦言,這對大品牌來說,短期內的確造成不小的沖擊,但從長遠來看,損害的卻是石材企業的利益。沒有利潤,何來服務。“雕刻機是高頻使用設備,沒有定期維護和及時檢修,難以保證其長久穩定運行。”
馬云華認為,與其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與同行相殺,不如主動走出去,去另一個池塘,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據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金鉆就通過阿里巴巴等渠道積極試水出口貿易,今年年初亦招到了負責外貿業務的負責人。
“柬埔寨、埃及、烏茲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是我們的下一個主戰場。”馬云華說,這些國家目前多多少少也受到疫情影響,還沒實現貿易暢通。他剛好可以趁疫情期間打好基礎,為下半年的大爆發蓄能。
對于行業間的惡性競爭,陳明江感同身受。他告訴記者,目前做環保設備的企業不下20家,惡性競爭嚴重。所以環態機械在不斷創新產品的同時,已通過展會、阿里巴巴等平臺,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目前,已銷往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意大利等多個國家。
加快數字化設備研發
隨著同質化競爭的加劇,馬云華還利用疫情期間,加快了設備數字化的推進。他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他認為未來的設備應該是可以遠程控制的,更應該盡可能地減少員工,這也是他正在不斷研發的方向。
“去年創立的勁鉆品牌,就是往高端方向發展,專注數字化方向。”馬云華說,以前企業一直忙于前進,都無暇停下來思考,這次疫情讓他得以停下來,厘清思路,對企業未來方向也有了全新的規劃。
此外,還有不少企業洞悉了石材行業的發展趨勢,亦提前布局市場。科達機械福建區營銷負責人李建華告訴記者,今年水磨石和巖板必然會迎來爆發式增長。而科達作為國內首批能夠生產水磨石和巖板的機械供應商,有實力也有能力幫助石材企業實現發展。
“像水磨石、巖板生產線一條下來上千萬元,配置高的近億元。目前國內也就科達能做到,所以不存在競爭。”李建華說,自復工以來,他已經和多家石材企業進行洽談,目前正在進行進一步的細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