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全面的制造業,我們是制造業大國,中國制造占全世界總產值的五分之一,手機空調等產量更高達80%。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人口,相比于其他國家就業率年年走低,中國是全世界就業率最高的國家,本科就業率高達90%。中國真的會用工荒嗎?每年都會有報道,各種企業倒著招工難的苦水,尤其是沿海制造業基地,更是嚎得最大聲。
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進工廠?原因有這幾點:
1. 制造業是一個逐利的行業,人也是
因為制造業是一個逐利的行業,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自然是以更低的成本去運行,這就是為什么發達國家都紛紛把制作業遷移到發展中國家,也就是看重了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點。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的是勞動力緊縮,因為高收入行業容易擠壓低收入行業空間,工廠會壓縮工人利益,同時工人本身也會權衡自己的價值,在同樣的勞動付出下自然會遷移到高收入行業。
2.社會觀念的轉變
在過去70年代時,進廠當工人就像現在的公務員一樣令人羨慕。那時的人們想進去個知名度高的工廠,還得請客送禮托關系,得求人。而現在卻剛好反過來,老板腆著臉請人,人家還不一定愿意去。現在年輕人觀念里進廠就意味著有一種“沒本事”的標簽,只有混不下去了才在廠里。在年輕人眼中就是沒前途,荒度青春。大家都想著做體面的工作。
3.社會新興行業的涌現
在大數據時代,隨著網絡信息的蓬勃發展,勞動工種由傳統的“工、農、兵、學、商”,到如今新職業、自由職業不斷涌現由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人員、電商的主播、賽事的解說、娛樂的經紀人和周邊運營人員等等更加細分的行業分支工種誕生,都無不沖擊著傳統制造業。
4.年輕人的職業選擇傾向
新職業中不少采用非全天八小時制、靈活工作的方式。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熱愛、有趣、自由度高的工作更加適合自己。大家不再愿意埋頭不問天日的在廠里做著重復機械的事。
5.國家轉型帶來的陣痛
國家要轉型,企業就要升級。科技越來越發達,設備越來越自動化,老一輩難以接受新技能,就會失去能做的更多崗位,工廠要走向自動化,就會擠壓傳統企業的生存空間。傳統企業吸引不到年輕人就會造成人才流失,企業工廠會越來越召不到人。
以上綜合幾點說明了中國制造業并非用工荒,而是新的人才投奔到了新行業,在全自動或半自動制造業中也不乏年輕人,真正的用工荒企業也許是跟不上時代又不愿意改變的工廠企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