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最大優勢是提高產品功率,促進度電成本進一步下降
從156毫米到156.75毫米、157.25毫米、157.4毫米、157.75毫米、158.75毫米、166毫米,去年下半年以來,不少光伏企業都感受到了市場的新變化,不斷加快大尺寸產品的迭代創新速度,硅片尺寸的比例越來越大。
在高功率和性價比的推進下,大尺寸光伏產品正在形成大氣候。一方面,大尺寸化加速推進,以實踐驗證技術,以方法推動趨勢;另一方面,大尺寸也面臨多重挑戰,其中規格標準能否統一最受行業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唯有相關標準迎頭趕上后,產業鏈才能更加協調有序發展。
“大”發展時機已到
隨著光伏行業平價上網大幕開啟,企業降本增效壓力漸增。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成本更低、組件輸出功率更高的大尺寸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
前不久,在巴西舉行的一次可再生能源拍賣中,光伏平均中標電價低至1.75美分/千瓦時(約合人民幣0.12元/千瓦時),刷新全球光伏電價最低紀錄。與此同時,設備價格也開始下降。近日,國內首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光伏組件集采開標,310W組件的最低中標電價為1.87元/瓦。
在產業邁向競價無補貼的新形勢下,愈發凸顯出大尺寸產品的價值。
“從產線兼容性、市場需求和產品可靠性來看,大硅片將是2019年主要的發展路線之一?!币晃毁惥S太陽能科技集團的技術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大尺寸硅片最大的優勢是在幾乎不增加制造成本、不明顯改變組件面積的前提下,提高了產品功率,從而使單瓦成本更低。“單塊組件將獲得更高功率,可有效降低成本,促進度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p>
這位技術負責人所言非虛,作為業內領先的太陽能電池企業,廣東愛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對大尺寸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愛旭科技副總經理何達能對記者分析說,未來大尺寸電池會繼續發展,成為主流電池尺寸。2019年是166尺寸發展的元年,預計2020年大尺寸產品將會占據市場50%份額,M2尺寸電池將會在2年~3年內退出歷史舞臺。
“大尺寸電池可以加速度電成本下降,以166毫米×166毫米電池為例,在目前工藝水平基礎上,用22.50%轉換效率計算,單片電池功率達到6.06瓦,相比156.75尺寸電池功率增加113%以上,用大尺寸電池來降低度電成本將是最佳選擇?!焙芜_能表示。
多元技術疊加促發展
技術革新是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產品趨勢的變化,也考驗著企業的創新能力。長期以來,光伏企業不懈研發,靈活應對市場要求,而隨著市場對于高效產品需求的增大,大尺寸系列產品與其他技術疊加,成為提升產品功率和效率的有效途徑。
“大尺寸電池與多主柵(MBB),雙玻或透明背板的搭配可以結合半片、拼片、疊瓦、板塊互聯等多種組件封裝方案。隨著電池技術發展,光電轉換效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預計組件功率將會很快超過450瓦。”何達能對記者分析說。
通過研發生產,愛旭發現大尺寸產品+MBB是最佳技術組合,更多的柵線可以使電流的收集能力更強。同時愛旭全球首創的電池雙面雙測雙分檔技術,可以將電池的正面及背面效率明確標定,大幅減少了失配風險,增加電池組件可靠性,使組件擁有更好的抗PID(電位誘發衰減)性能,更可以提升系統發電量,進一步為電站投資商增加盈利。
“今后愛旭將繼續提升電池片轉換效率,優化柵線設計,盡快使量產平均效率突破23%大關。”何達能表示。
各項電池組件技術疊加,發揮出更高效率、更可靠、更低成本的優勢。今年6月初,賽維推出了新一代賽單晶大尺寸系列產品——賽單晶硅片“青山”系列、賽單晶電池“綠水”系列和賽單晶組件“藍天”系列。
其中,“青山”系列以多晶鑄錠技術為基礎,通過技術升級和工藝改造,以定向凝固的方式生長出大尺寸單晶。相比普通多晶硅片,賽單晶青山LM2擁有更優晶體性能,能與金剛線切片、PERC等匹配度更高,其高效電池工藝效率高達22.2%,能顯著降低產品的衰減率和發電成本?!八{天”系列采用新一代賽單晶大尺寸產品綠水系列電池LW2,以及半片組件/BBL組件技術,輸出功率高達400Wp以上,不僅成本更低,還可獲得更高的發電收益。
“產品創新能力既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發展可量產的高效技術尤為關鍵,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高電壓、低電流的硅片電性能指標和電池制備工藝。”前述賽維技術負責人對記者說。
標準化將逐步清晰
雖然大尺寸硅片令功率提升,但不等于越大越好,一味追求增加尺寸并不能帶來等比例的效益。不少企業認為,硅片尺寸的不確定性將令整個產業鏈受到影響,多種尺寸規格讓設備提供商無法全力開發新一代電池和組件設備,因此,應加快推進大尺寸硅片的統一和標準化。
“找到合適的尺寸才是提高大尺寸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有效途徑?!鼻笆鲑惥S技術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硅片尺寸多樣化給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合帶來煩惱。在大尺寸產品的生產中,部分企業微調了硅片電池尺寸,而這些尺寸的電池又不易找到其他買家,導致產品積壓。“為某些特殊尺寸電池而生產的硅片,無法提供給其他客戶,容易造成庫存和浪費。因此,規范硅片尺寸,形成全行業共同采納的標準,是光伏制造企業共同的訴求。”
何達能對記者表示,希望標準可以盡快得以確定?!皩τ谠O備廠商來說,需要在設備開發期,開發兼容更多尺寸,同時具備簡便升級能力的設備方案來應對未來尺寸的變化?!?/p>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行業內部分領軍企業正在主導硅片尺寸統一與標準的相關草案,未來硅片及電池的尺寸規格有望逐步清晰。
此外,組件在走向大尺寸、高效率的同時,更應注意把握好節奏。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錢晶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組件功率需要循序漸進,也要看技術成熟度和市場接受度。晶科能源一向根據市場需求來制定產品策略,雖然推出了正面最高輸出功率達460瓦的Swan Plus組件,但今年不會進入大規模量產。她預計,新產品的爆發期在2020年一季度,“明年才會真正進入460瓦以上的時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