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給剛剛過去的2018年交上了一份喜憂參半的成績單。3月6日,蔚來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年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報告》顯示,蔚來汽車2018年四季度交付量環比增長達144.2%,但年度凈虧損也同比增長九成。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蔚來順利實現了規模化量產交付,但盈利狀況卻并未好轉。在身負巨額虧損的情況下,蔚來未來還需面對一系列更大的考驗。
財報顯示,2018年,蔚來汽車總收入49.51億元,其中四季度總收入34.356億元,環比增長133.8%;年度凈虧損96.39億元,同比增長92%。
蔚來巨額虧損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各類支出。2018年,蔚來總研發費用為39.97億元,同比增長53.6%;總銷售及管理費用為53.418億元,同比增長127.2%,總股份支付費用為6.795億元,而這些費用多支出在四季度。
對于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支出的暴增,蔚來在財報中解釋稱,四季度研發費用增長,主要源于產品和軟件開發相關團隊員工人數的增加,以及2018年12月推出的5座高端電動SUV ES6的相關設計和開發費用的增加。
產銷方面,2018年,蔚來ES8車型產量為1.27萬輛,其中四季度產量為8069輛,環比增長91.8%。2018年,蔚來ES8車型交付量為1.13萬輛,其中四季度交付量為7980輛,環比增長144.2%。
雖然產銷規模翻倍提升,但蔚來的盈利能力仍不樂觀。財報顯示,2018年,蔚來總毛利率為-5.2%。其中,汽車銷售總額為48.52億元,占總收入的98%,但汽車銷售毛利潤率為-1.6%。2018年5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曾公布,國內汽車品牌GP2(包含返利的整車銷售毛利率)為3.5%。
在產銷量暴增、凈虧損持續加大的背景下,蔚來的上海工廠項目也被叫停。蔚來在財報中表示,公司曾在2017年與上海市嘉定區政府及相關單位簽署建立蔚來新能源電動車先進基地的框架性協議及備忘錄。近期,公司已與有關主體達成一致,停止該生產基地的建設計劃。
據了解,2018年2月,蔚來第二工廠正式完成選址,將落戶在上海嘉定外岡鎮,原計劃2018年中旬動工。根據規劃,蔚來首款量產車型ES8將在蔚來與江淮合作的合肥工廠量產,嘉定工廠則將投產后續產品。
對于該工廠停建原因,蔚來在財報中表示,戰略聚焦于整車制造合作模式,相信現有的合肥江淮蔚來基地能夠滿足未來兩至三年的產能需求。汽車行業專家李顏偉認為,蔚來停建上海工廠繼續與江淮合作,實際是現有現金流無法支撐繼續做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