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中國平安公告稱,公司將根據資本市場、公司股價的波動和變化,酌情及適時回購公司公開發行的境內、境外股份,回購總額不超過公司發行總股本的10%。按總市值1.13萬億元、10%回購上限計算,回購資金資金上限為1130億。
數據顯示,自2011年回購開啟以來,除了2014年*ST油服因為重組實施的63.03億元回購以外,此前單次最高的回購是寶鋼股份于2013年5月底完成的50億元回購。中國平安本次推出超過千億回購有望成為A股最大一起回購。
擬超千億回購不超過10%股份
10月29日晚,中國平安發布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的五項議案,其中第五項即《關于審議回購公司股份及相關授權的方案》。根據附錄,平安擬將根據資本市場、公司股價的波動和變化,酌情及適時回購公司公開發行的境內、境外股份,回購總額不超過公司發行總股本的10%。
截至10月29日收盤,中國平安收報62.00元,總市值為1.13萬億元。按10%回購上限和當前股價計算,回購資金資金上限為1130億。中國平安在公告指出,回購資金包括自有資金及符合監管政策法規要求的資金,回購不會對公司的營運資金及資產負債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平安表示,回購股份是為保持公司經營、發展、及股價的穩定,保障、保護投資者的長遠利益,促進股東價值的最大化。同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長期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公司的經營可持續、健康發展。
將用于“加強版”員工持股計劃
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改后的公司法,對公司法股份回購的規定進行了專項修改。此次修改后的《公司法》明確,六種情形下,公司可回購本公司股份,包括(一)減少公司注冊資本;(二)與持有限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三)將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四)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五)將股份用于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六)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
業內人士指出,今日平安同步推出的針對員工的“長期服務計劃”,可以看做是員工持股計劃的“加強版”,屬于公司回購情形中的第三種。
同日,中國平安公布《長期服務計劃(草案)》。根據草案,該計劃覆蓋中國平安集團及其成員公司,計劃參與人應當是對公司整體業績和長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人才。
多家公司紛紛發布回購計劃
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改后的公司法,對公司法股份回購的規定進行了專項修改。證監會同日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修改決定》,依法規范與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行為。消息公布后,多家公司迅速響應。
其中,僅在10月28日晚間,23家A股公司表態將回購。其中,恒力股份、拓維信息等16家公司披露了回購預案,6家公司的控股股東、董事長發出回購提議,1家公司將回購金額上調。按回購規模上限計算,16家上市公司回購預案規模約62億元。上述公司股價今天也得到市場的追捧。
10月29日晚間,除了中國平安,美年健康也推出了3-5億元的回購預案。此前,已有2家金融機構發布回購預案。
10月26日晚間,東吳證券便發布回購公告,擬未來六個月以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3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6.8元。
10月17日晚間,方正證券發布公告稱,擬采用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方式,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A股股份,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預計回購價格不超過6元/股。
銀河國際認為,上述大部分公司計劃回購股票是由于考慮到修訂后的“公司法”。由于A股股價極度受消息影響,這些公司或會在短期內吸引投資者注意。同時,認為擁有健康資產負債表的H股公司,如海螺水泥和廣汽集團,也可能由于修訂后的法規進行股票回購。兩家公司均處于凈現金狀態,2018年市盈率均為中單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