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智能制造已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近年來,沈陽市積極引導鼓勵企業開展自動化、信息化車間的改造,智能制造發展邁入“快車道”。
6月7日,記者從沈陽市經信委了解到,通過實施制造業智能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對傳統產業進行智能化改造,目前,沈陽市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5%,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制造裝備數控化率達到52%,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施智能升級示范項目百余個,給予74個項目資金支持,帶動企業投資60億元以上,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
在鐵西區的沈陽來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自動化車間,機器人正在有序生產。
“目前,市經信委正積極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創建和國家級示范區申報,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促進產業轉型創新發展,探索增長模式的新途徑。”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未來,沈陽市將全力打造建設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突出抓好智能制造,構建“點、線、面、群、云”相結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格局,加速形成產業生態圈,引領實體經濟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態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努力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重點建設數控機床、機器人為主導的智能制造基礎裝備產業集群。數控機床產業要以創新改革為突破口,智能制造為核心,建成實現價值分享的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沈陽機床集團為龍頭、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全球領先的世界級數控機床產業集群。機器人產業要以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為引領,機器人未來城為核心,加快形成世界級機器人產業集群,打造中國的機器人“硅谷”和全球機器人產業中心。
實施五大工程。推動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發展,探索制造業在新形勢下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推進企業智能化升級,建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培育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形成智能制造沈陽模式并向全國輸出。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與裝備制造業深入融合,走出一條基于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裝備服務化發展新路徑。
應用智能制造基礎裝備,加快傳統優勢裝備制造業升級。在傳統制造業繼續開展精益管理、智能化培訓,為智能制造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建成國內領先的創新能力強、產業功能齊全、服務體系完善、智能高效互聯的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生態,實現汽車產業的全面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集群。航空裝備要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無人機產業,建設高端航空產業基地。
扶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鼓勵面向數控機床、機器人、工業裝備、汽車電子、智能終端、數字醫療等領域進行工業軟件及嵌入式軟件的開發與應用。以沈陽國家集成電路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為支撐,建立完善的IC裝備技術研發體系、生產制造體系、產業培育體系。加快建設國家大數據試驗區,積極培育大數據產業,建立沈陽大數據交易中心,打造統一的數據整合、共享和開放平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