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發布的《2008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指出,目前經濟反彈基礎尚不穩固,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而區域經濟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央行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外部需求持續萎縮,一些行業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就業壓力很大。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趨勢并未改變,工業化、城鎮化以及產業和消費結構升級正在快速推進。央行認為,雖然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但基礎尚不穩固,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不過,在這一輪的結構調整中,區域經濟概念更加明確。2008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加權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1.1%、12.2%、12.5%和13.4%,比上年分別回落3.1個、2個、2個和0.7個百分點。
“區域經濟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央行表示。今年以來,國務院陸續出臺多項措施打造區域經濟。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重慶市、成都市、深圳經濟特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試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方案確定。
央行建議,東部地區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穩定出口,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要加快發展,以消除瓶頸制約為重點,加大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投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