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部門公布的數字,能源大省的前三季度經濟工業利潤出現了快速增長的情況。
其中,山西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是704億元,增速為540倍以上。黑龍江、甘肅、新疆、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16%、170%、160.2%、78.2%。
而非能源大省工業利潤增速相對平穩。比如浙江為17.2%,江蘇為16%。
出現這樣的差別,是因為煤炭原油等價格上升,推動了煤炭、石油開采行業的利潤增長。東北財經大學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于左認為,最近全球的資源、能源,比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的價格都在提升,導致了能源資源為主的省份的工業利潤上升快,但能源領域的利潤暴漲不可持續,各地仍要加快轉型。
能源大省工業利潤暴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工業利潤暴增的以能源大省為多。
比如增速最快的是山西,達到了54069.2%。黑龍江、甘肅、新疆、青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分別為216%、170%、160.2%、112.2%。內蒙古、陜西、遼寧、寧夏、云南的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分別為78.2%、76.1%、69.6%、69.2%、67.3%。
這些地區工業利潤快速增長,與能源行業關系密切。
以山西為例,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是704.2億元,同比增加702.9億元,其中,能源工業實現利潤522.1億元,占7成左右,同比增加552.4億元;材料與化學工業實現利潤109.7億元,同比增加134.1億元。這就是說,山西工業利潤增加快,主要是能源拉動的。
陜西的情況類似。比如1-8月,陜西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80.5億元,同比增長81.2%, 其中能源工業利潤增長2.8倍,比上半年回落61.3個百分點。
據統計,1-8月,陜西的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增長3.5倍,拉動全省工業利潤增長55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近5倍,拉動增長11.4個百分點。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由同期虧損5.7億元轉為盈利34.6億元,拉動利潤增長5.7個百分點。
這就是說陜西前八個月工業利潤增長81.2%,由煤炭、石油開采和加工行業一起就拉動了72.1%百分點。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教授邢雷認為,山西、內蒙古這些能源大省工業利潤大增,和煤炭有很大關系,因為底子好,而且是煤炭基地,所以煤炭價格上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些地區的工業利潤。
“但是要注意的是,國家現在對煤炭的消費控制非常嚴格,煤炭產量上將會受到很大的調整。”他說。
根據了解,今年前9個月,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寧夏的煤炭產量同比增速,分別為7.5%、12.8%、12.2%、0.6%、7.7%。1-10月同比增速分別為6%、10.6%、12.6%、1.9%、7.8%,增速遠遠低于整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
工業增速的另一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能源大省盡管工業利潤增長快,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并不一定快。
比如1-10月,黑龍江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僅僅為2.4%,甘肅為-1.4%,內蒙古為3.6%,遼寧為0.7%,新疆為6.5%。
為什么工業利潤增速快,但是工業增速不快?這是因為,工業利潤增加主要是價格引起的,但是工業產量并未增加,即價格上升快對經濟貢獻并不是很大。
比如陜西1-9月能源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5.9%,較上半年回落2.1個百分點,延續自6月份以來的下滑趨勢。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4個百分點,低于上半年0.8個百分點。
因而,能源大省仍需要培育新動能。
當前,陜西、黑龍江、山西等地都在加快發展非能源產業。比如1-9月份,陜西非能源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9%,較上半年加快1.2個百分點。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3個百分點,高于上半年0.6個百分點。
山西也如此,1-9月該省消費品工業實現利潤43.9億元,同比增加6.6億元;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35.2億元,同比增加12.5億元。但這些行業利潤總額與煤炭相比顯得比較少。
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現在經濟發展,是新動能帶動老動能發展,各地發展新產業,要結合實際,比如煤炭是老產業,但是清潔利用技術水平提高,就可以得到很好發展了。“各地應該從實際出發,重點放在新型產業的技術研發,而不是單純增加新興產業的數量。”
根據了解,能源產業的一個特征是隨著市場變化價格波動明顯,這導致效益變動快。而非能源產業,要大力發展的話,也并不容易。
比如全國1-9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利潤增速是723.6%,但是醫藥、家具、文教、服裝行業利潤增速分別只有18.4%、11.2%、11.8%、11.4%。
如果從利潤率(利潤占營業收入比重)來看的話,1-9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為10.38%,僅僅低于酒類、煙草和醫藥制造,汽車制造業利潤率為7.85%,家具制造業為5.96%,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才5.69%。
對此,于左認為,對于資源大省,要注重以傳統產業為基礎進行創新,比如一些裝備制造業加上人工智能,就會實現升級領先。
同時,于左稱, 傳統能源大省還要認識到新能源的影響,隨著光伏單位成本的下降,太陽能、風能發電的成本降低,它的市場前景會越來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