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能手機的多數元件都是由硅材料和其他復合物材料制備而成,價格昂貴且易破碎;而根據統計,2016年全球智能機消費約15億部,如此浩大的消費量,著實讓手機制造商在智能機的耐用抗摔的性能...
智能手機的多數元件都是由硅材料和其他復合物材料制備而成,價格昂貴且易破碎;而根據統計,2016年全球智能機消費約15億部,如此浩大的消費量,著實讓手機制造商在智能機的耐用抗摔的性能提升方面費盡心思。來自加拿大女王大學數學與物理學院的Elton Santos,領導其研究團隊,聯合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和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院,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動態、輕量、持久耐用的設備,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超快速度導電,且該設備易制造,可大規模應用于半導體廠的量化制造。

六方氮化硼的穩定性和電子兼容性較好,對石墨烯呈絕緣;而C60可以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采用這種技術制備出的智能設備將擁有多種獨特的性能,而這種性能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工合成研發的。該技術又稱之為范德瓦爾斯技術,能夠將各種復合材料結合在一起,以預定義的方式進行安裝。
Elton Santos介紹道:這種新型材料和硅有相似的物理屬性,但在化學穩定性、輕量性和靈活性方面都有極大的改善。未來智能設備或將大規模應用這種技術,且耐用不易碎。
這種設備由于其獨特的器件結構還將更加節能,它可以改善延長電池的壽命并減少觸電事故的發生。
Elton Santos還補充道:我們將全世界范圍內包括化學、物理和材料學科領域在內的頂尖人才聚集在一起,共同開展研究工作并進行模擬預測,對這些材料的功能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專業且頗有成效的研究。
這項研究最初從模擬預測入手,Santos預測將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和C60結合在一起可以研發出一種具有全新物理、化學性能的物質材料。隨后,他與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的Alex Zettl 教授及Claudia Ojeda-Aristizabal 教授一起進行研究討論。這項研究的理論和實驗實踐充滿了協同效應。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ACS Nano上,為未來新材料的探索研究打開了一閃新的大門。目前尚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是石墨烯和新材料結構還缺少一種“帶隙”,這是電子設備進行開關切換操作的關鍵。
而Santos的團隊目前已經找到了一種解決方案,采用化學穩定性較好且帶隙可與硅相媲美的過渡金屬二硫化物(TMDS)。(編譯:中國超硬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