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去年我公司準備在墨西哥投資10多億元人民幣建廠,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以下簡稱審協河南中心)‘產品存在落入美國企業專利保護范圍巨大...
“去年我公司準備在墨西哥投資10多億元人民幣建廠,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以下簡稱審協河南中心)‘產品存在落入美國企業專利保護范圍巨大風險’的專利預警分析報告后,項目被緊急叫停,公司也盡快調整了技術路線,避免了海外專利糾紛……”在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24日由審協河南中心和河南省知識產權局主辦的“專利導航驅動產業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辦。會上,新鄉某企業代表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與會的近百位省轄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專利導航園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代表也紛紛表示“‘專利導航’很有必要”。
專利導航,就是以專利信息資源利用和專利分析為基礎,把專利運用嵌入產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之中,是引導和支撐產業科學發展的一項探索性工作。
據審協河南中心主任劉志會介紹,目前,河南企業普遍缺乏專利分析、預警、評議、檢索等專業人才和能力,在產品走出國門、海外建廠、海外收購時,很可能遭遇跨國公司早在幾年前、甚至10多年前就設置的“專利陷阱”,趟響“專利地雷”,引發跨國知識產權糾紛。
為此,審協河南中心自2012年11月設立以來,在完成專利審查本職工作的同時,先后與河南省知識產權局以及鄭州、許昌、安陽、新鄉、濮陽等地政府簽訂知識產權服務戰略合作協議,與九三學社河南省委、鄭州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陸續開展了產業規劃類導航、企業運營類導航、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知識產權侵權預警分析、專利權穩定性分析、知識產權培訓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和提升了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的發展,提升了河南企業核心競爭力。
鄭州超硬材料產業集聚區在審協河南中心提供的專利導航下,有的放矢進行招商選商,及時將碳纖維及碳纖維復合材料、石墨烯材料及制品產業等尖端產品生產企業招入園區總體產業布局中,園區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已經從建立之初的596件上升到去年的1180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9件,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倍;審協河南中心為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發的3D打印金屬粉末項目提供的導航服務,為企業節約研發資金4000多萬元,2016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04億元,其中專利技術轉化產品實現銷售收入就達到10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