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了解到,過去一周(1月25日至1月31日),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其中,N型料實現三連漲,累計漲幅已接近6%。硅片和電池端僵持博弈,價格暫未調整。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對記者表示,年初以來N型用料需求繼續增長,市場交易恢復到長單履約,即提早商定一個月的量和價。由于硅料價格只是微幅反彈,對下游成本不構成壓力。隨著組件頭部企業不再以低于成本出價,預計二季度開始組件企業利潤得以修復。
N型料實現三連漲
根據硅業分會的最新多晶硅成交價格數據,過去一周,N型料成交均價為7.19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41%;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為6.10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67%;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為6.18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48%。其中,N型料實現三連漲,累計漲幅已接近6%。
硅片和電池端價格持穩。2月1日,硅業分會最新數據顯示,M10單晶硅片周度成交均價穩定在2元/片,周環比持平;N型單晶硅片成交均價穩定在2.02元/片,周環比持平;G12單晶硅片成交均價穩定在2.89元/片,周環比持平。
記者了解到,1月硅片產出是58.69GW,環比下降0.8%。當前產業競爭格局下,各家硅片企業為保持現有市場份額,并未出現大幅下調開工率的情況,因此硅片庫存總量處于累加態勢。
“現在硅片價格接近成本線,再度降價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電池企業囤積硅片,使得市場流通的硅片量減少。根據各家硅片企業的生產計劃,2月硅片產量環比下降約6.3%。”硅業分會分析師陳家輝告訴記者。
行業機構InfoLink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國產硅料整體成交均價近來有所上漲,主要是國產致密塊料,特別是可滿足N型拉晶用料需求的塊料報價漲幅明顯。
“由于硅料新增產能仍需要時間調試才能達到N型硅料的生產品質要求,而下游N/P切換較快,N型硅料短期內有望持續結構性短缺,同時由于N型硅料的緊缺,出現企業混包N+P銷售,可能帶來P型硅料價格小幅跟漲,由此帶來頭部硅料企業的超額收益。”天風證券表示。
組件需求好轉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目前電池N/P價差持穩,組件需求出現了好轉的跡象。過去一周,電池端,P型M10單晶PERC電池成交價0.375元/瓦,N型Topcon電池成交價0.46元/瓦,N/P價差維持在0.085元/瓦,價差持穩。2月電池端供應增量不大,因此價格相對有所支撐。組件端,182mm單面組件成交均價維持在0.93元/瓦。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達216.88GW,同比增長148%。其中,2023年12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就達到51.87GW,創歷史新高。
陳家輝表示,上述國家能源局的數據使得市場對于組件需求的預估有了新的調整,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至少超過400GW,對應全球組件需求至少480GW,因此全球組件庫存低于原有預期。
組件龍頭晶科能源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超額完成組件出貨目標,并實現全年組件出貨行業領先。得益于N型TOPCon組件全球熱銷,公司在各區域出貨量增長較為均衡,出貨主要集中在中國、歐洲和亞太市場。同時,拉美、中東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持續發力,北美市場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