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7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新一屆《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雜志編委會成立暨第一次研討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全國知名高校和企業界的專家教授們會聚一堂,共同慶祝新一屆編委會的成立并研討如何繼續辦好本刊之大計。會議在熱烈友好的氣氛中進行。
《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雜志新一屆部分編委合影
會議由《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雜志社社長李志宏教授主持,他感謝上一屆和新一屆編委多年來的大力支持!他說,有了大家的支持,本刊一直保持 著Ei收錄源刊、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級期刊等重要地位,保持著磨料磨具及磨削領域影響力最大、學術水平最高、發行面最廣的優勢地位,為推動金剛石與磨 料磨具及其應用的學術研究、技術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因Ei收錄原則的調整,大副度縮小了在中國期刊的收錄范圍,逐步從科學技術類刊物遴選過渡到只選科學 類刊物,不選技術類刊物,從300多種收錄雜志減少到160余種,本雜志才在2008年不得不最后一批退出Ei收錄原刊。但仍然保留了本行業唯一中文核心 期刊的重要地位。沒有在座編委們的大力支持和編輯同仁們的努力是難以取得這樣的好成績的。借此機會對編委們的大力支持和所有為本刊做出貢獻的同仁表示誠摯 的感謝!但是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本刊還存在著諸多不能令人滿意、急需改進提高之處,需要各位專家教授把脈診斷,指引本刊繼續提高水平,為把本刊打造成不僅國 內知名而且要國際知名的刊物而努力奮斗!希望各位專家教授暢所欲言,不吝指教,共同努力辦好我們共同的刊物。
王琴主編首先向大家匯報了雜志近年來的具體工作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并對大家多年的關愛、支持和幫助致以誠摯的感謝。她說,在大家的精心呵 護和大力支持下,本刊2008年又一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根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統計的數據,本刊近兩年的影響因子上升為0.346和0.349,在64 種機械類期刊中名列27和28位。這一切都歸功于各位編委的全力支持。王主編懇請大家為雜志今后的發展出謀劃策,多提寶貴意見。
隨后,編委會主任、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所長朱峰教授與老所長嚴文浩共同給到會的17位編委頒發了聘書,并一一合影留念。
研討會開始后,編委會副主任、華僑大學副校長徐西鵬教授首先發言,他高度評價了本刊近年的發展。他說,磨料磨具行業是一個專業性很強,讀者面 較窄的領域,國內外同類雜志極少,因此,影響因子能達到0.349,實屬不易。徐校長同時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1)要定期召開編委會,至少1到2年 一次,大家的事情應由大家共同努力干好。(2)要開設本刊網絡版,要與國外知名刊廣泛鏈接,增加影響力。中國的超硬材料飛速發展,產量占世界2/3,在國 際金剛石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刊物也要創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定位,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本刊。(3)編委們都是各研究領域的專家,每人每年若寫一篇本行 業的國內外最先進技術的綜述,讀者將會非常感興趣,編輯部應加強與編委的聯系與溝通,做好征文工作。(4)國際磨粒加工學術研討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我 們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使本刊不斷進步,逐步與國際接軌。(5)雜志編委會成員以國內為主,同時也要吸收國外專家編委,提高雜志的國際影響力。
編委會副主任、廣東工業大學王成勇教授提出:(1)雜志走向電子化,一網一刊,電子版與紙質版并存,使資訊更加快捷。(2)雜志社組稿可考 慮請各行業專家寫專題連載,科學+實用技術,擴大讀者群,增加吸引力,一兩年后將各期連載,合訂起來就是某項新技術的一本專著。(3)要注意刊登國外最先 進技術的介紹文章,增加刊物信息量。
所有與會教授就本刊如何繼續提高水平,逐步走向國際化等問題,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編輯部將會認真總結梳理,落實在工作中。
最后,朱峰教授做了總結性發言,他對編委們的真知灼見、妙計高招表示高度贊賞,要求雜志社認真研究落實編委們所提各項建議。對編委們爭先恐后 發言、關愛支持本刊的熱情表示由衷感謝,希望編輯部要加強與編委的聯絡,不斷請教,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牢記“開卷有益”的辦刊宗旨,把刊物辦的越來越好, 決不辜負編委們的期望。
會后,與會全體人員共進午餐,共慶新一屆編委的成立!共祝《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將創造新的光輝篇章!
(李志宏、王琴、張慧報道)
附新一屆《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雜志社編委會名單:
《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雜志社編委會
顧問:鄒廣田
主任:朱峰
副主任:徐西鵬 王先逵 王成勇
編委(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秦生 王明智 王裕昌 王艷輝 鄧福銘
鞏亞東 呂反修 劉明耀 劉一波 劉獻禮
孫方宏 孫毓超 李志宏 宋健民(臺灣)
鄒文俊 張飛虎 陳 明 楊凱華 周志雄
林 峰 趙 波 袁巨龍 賈曉鵬 徐九華
黃 云 黃 輝 黃傳真 康仁科 崔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