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兩年,諸多與互聯網并無太多瓜葛的傳統企業面臨業績瓶頸,為了實現轉型突破,他們紛紛選擇投身“互聯網+”。從去年初開始的創業潮,到今年屢屢被提及的資本寒冬,僅一年多時間,“互聯網+”...
近兩年,諸多與互聯網+并無太多瓜葛的傳統企業面臨業績瓶頸,為了實現轉型突破,他們紛紛選擇投身“互聯網+”。從去年初開始的創業潮,到今年屢屢被提及的資本寒冬,僅一年多時間,“互聯網+”這股席卷產業和資本的浪潮,便顯現潮水退去的跡象。
最先感受到“凜冬將至”的,是那些在互聯網產業一線拼殺的企業。數據顯示,2016年二季度互聯網行業VC/PE融資案例328例,融資規模僅37.79億美元,融資數、融資規模同比雙雙下滑,融資規模不到今年一季度87.23億元的一半。
上市公司概莫能外。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20家涉“互聯網+”概念上市公司中,有8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39.55%;此外24家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占比10.91%。兩者合計占50.46%。這些涉“互聯網+”的公司中,以傳統行業居多。
超五成涉“互聯網+”公司業績不佳
從去年開始,眾多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不斷向“互聯網+”轉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曾表示,“互聯網+”不會顛覆原有行業,而是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通過對原有行業的升級換代,釋放出新的增長動力。
近兩年,諸多與互聯網并無太多瓜葛的傳統企業面臨業績瓶頸,為了實現轉型突破,他們紛紛選擇投身“互聯網+”。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標的為互聯網行業企業的收購案例共有286起,占所有上市公司1327起收購案的21.55%。而去年全年,該數據占比則為16.37%。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86起上市公司互聯網并購中,剔除主營業務本就是互聯網業務的上市公司并購,有184起并購是由非互聯網業務公司發起的,占互聯網并購的64.33%。
其中按照Wind行業劃分,能源、材料、工業等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共有73起并購,信息技術硬件設備行業46起,食品飲料、服裝、耐用品消費等行業31起,金融行業20起,醫療、地產行業各7起。
2015年的數據也體現了這一特征。2015年全年,上市公司發起的并購中,收購標的為互聯網企業的有598起,占全年3649起并購中的16.37%。
近600起互聯網并購,388起買方為非互聯網業務上市公司,其中能源、材料、工業行業為124起,食品飲料、服裝、耐用品消費等行業110起,傳統企業“觸網”收購占比達到60%。
據記者了解,目前不少上市公司仍計劃向“互聯網+”進軍,為自身業務貼上互聯網標簽。
不過,“互聯網+”并未給上市公司業績帶來實質性改善,相反,不少涉及“互聯網+”概念的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下滑。
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共有220家“互聯網+”概念股,占滬深兩市2930家上市公司的7.5%。
截至8月31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時間已經截止,220家“互聯網+”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87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39.55%,24家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占比10.91%。上述公司合計超五成。
164家“觸網”公司股價跑贏大盤
“互聯網+”并未給上市公司增加多少利潤,但另一項數據則顯示,“互聯網+”讓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了不少。
根據同花順i問財數據,220家“互聯網+”概念股中能夠統計到的208家上市公司,其股價在過去一年(2015年9月7日-2016年9月2日)的時間里平均漲幅為24.1%,同期上證綜指為微跌2.94%,其中164家上市公司股價漲幅跑贏大盤。它們占到涉“互聯網+”公司的74.5%。
“互聯網+”標簽對上市公司股價的拉動作用,也使得不少投資者希望買入的上市公司在此方面有所動作,甚至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給上市公司留言,希望上市公司收購互聯網企業。
如天舟文化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建議主營圖書出版發行的天舟文化布局互聯網留學市場,“可以多找一些有潛力的互聯網留學機構,目前行業互聯網留學排名留學360、51offer、芥末網、柳橙網,后面3個均沒有上市公司收購,可以考慮一下”。
焦點科技的投資者在互動平臺留言稱,七年市值原地踏步令人心痛,痛定思痛,焦點已經到了必須在外延式收購方面及時出手的時候,“請沈董把握機遇,通過定向增發收購互聯網和軟件方向的優質標的”。
寶通科技投資者甚至建議上市公司考慮適當出售原有低效資產,加大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并購,促使公司成為互聯網領域的大型公司。
樣本 部分上市公司互聯網項目淪為“僵尸”
從2015年開始,“互聯網+”的熱潮席卷了A股市場。金融、電商、教育、娛樂等第三產業以及制造、鋼鐵、能源等傳統產業都成為了“互聯網+”改造的對象。對于上市公司來說,“互聯網+”是一個可以講故事的標簽,這種講故事模式,也一向會在A股市場獲得追捧。只是潮水退去方能知道誰在裸泳,第一批吃上“互聯網+”螃蟹的上市公司們,時至今日也需要交出成績單,但成績單顯示,上市公司的“互聯網+”故事只是開了個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互聯網+”轉型,還處于未形成規模化盈利階段。
【互聯網+鋼鐵】華菱電商半年只帶來4萬多收入
2015年7月,華菱鋼鐵披露增發預案,擬募資不超過42億元,主要投向“互聯網+鋼鐵”產業鏈轉型升級、節能環保、特種用鋼等重點項目,其中11.35億元擬用于“互聯網+鋼鐵”產業鏈轉型升級項目。
早在2011年,華菱鋼鐵便注資500萬元成立華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2年其旗下主要運營項目“荷鋼網”上線,目標為集鋼材在線采購和銷售、物流聯盟和貿易融資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但運行近4年,華菱鋼鐵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菱電商只為母公司帶來了4.17萬元的收入。8月31日,華菱鋼鐵公告終止定增事項。
另一鋼鐵巨頭寶鋼股份在去年2月曾宣布,將與控股方寶鋼集團共同投資建立服務平臺公司,注冊資本為20億元。服務平臺將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服務網絡,為客戶提供網上鋼材交易、物流加工配送、金融服務、技術及信息服務等全面的電子商務服務。寶鋼股份計劃,到2018年電子商務為其所帶來的收入力爭達到公司銷售收入的20%以上。
寶鋼股份半年報顯示,負責電子商務業務的控股子公司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1億元,電子商務業務整體虧損1.2億元。
【互聯網+服飾】今年上半年美邦服飾凈利潤仍未扭虧
“互聯網+電商”,是從事零售、百貨行業上市公司普遍選擇的轉型方向。在2015年和互聯網資產有關的并購中,來自食品飲料、服裝、耐用品消費等行業的上市公司便進行了110起并購,僅次于能源、材料、化工等傳統行業上市公司。
在2015年5月,美邦服飾向外界推出“有范”APP,希望以此向互聯網轉型。為推廣“有范”APP,美邦服飾廣告費用支出大增,2015年全年為1.26億元,2014年僅僅為3624萬元。過億的廣告費中,“有范”連續冠名《奇葩說》占了大頭。
到今年上半年,美邦服飾仍未降低廣告費用支出,僅上半年廣告費用支出達到7419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5.18%。此外,美邦服飾研發費用不斷增加,今年上半年達到1.13億元,其中7000余萬元用于信息技術的研發,主要是用在APP和網絡渠道上。但美邦服飾半年報中,仍未見互聯網轉型帶來的實際效果,今年上半年,美邦服飾凈利潤仍未扭虧,錄得虧損6019.08萬元。
2015年7月,美邦服飾公布定增募資預案,擬募資90億元,其中60億元用于O2O全渠道平臺構建。4個月后,美邦服飾定增募資金額減少至42億元,其中15.91億元用于O2O全渠道項目。截至目前,該定增事項還未有更新進展。
【互聯網+醫療】樂普醫療近億元投向移動醫療未見效
在打造“互聯網+醫療”的大健康路上,海虹控股一路從藥品招投標、醫藥電子商務,轉型到PBM業務。2015年4月,海虹控股公布了定增預案,擬募集總額不超過40億元,全部用于海虹新健康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包括健康信息交互中心和TPA服務平臺兩部分。
去年7月,海虹控股公告因市場融資環境與公司業務發展規劃,取消40億元的定增。今年半年報中,海虹控股將自身業務定位為大健康服務產業,包括醫藥電子商務及交易業務、PBM業務及海虹新健康業務。
今年上半年,海虹控股實現營收9937.55萬元,凈利潤虧損5567.81萬元。
相比于“講故事”的海虹控股,心血管醫療器械生產商樂普醫療早在2015年便投入5194.90萬元用于移動醫療,但僅帶來900余萬元收入。今年上半年,樂普醫療再投入了3425.65萬元,但從半年報營收構成看,移動醫療還未能給樂普醫療帶來任何盈利。樂普醫療在半年報中稱,移動醫療業務仍處于培育期。
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醫療板塊的157家上市公司中,有34家也屬于“互聯網+”概念,其中16家今年上半年業績下滑。
相關閱讀:O2O行業退潮之后滿目蒼夷 有VC稱“提起來都是淚”
“2013年下半年至2015年,行業投資特別快、猛、迅速,到最后變成了大家投資不以項目成功為標準,而是比誰投的錢多,誰投的項目多,追逐賬面回報多少倍。其實過了幾個月,可能公司已經快關門了。”近日,在清科集團、投資界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移動互聯網投資峰會”上,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倪正東回顧了過往的投資亂象,而這種亂象延續至今,已有一些讓VC受傷的“后遺癥”出現。
倪正東認為,目前VC的受傷集中在多個方面:“煮熟的鴨子也能飛,獨角獸變成了獨角豬,融完A、B、C輪之后,突然公司快關門了,這種情況在今年特別多;另一個傷就是各種死,A輪死、B輪死、C輪死……D輪不知道生死;很多行業出現了集體性死亡事件,O2O、P2P、智能硬件等,曾經有一個天使投資人告訴我,大概投了20個O2O項目,現在只有一兩家還活著,一提O2O都是眼淚”。倪正東舉例。
對于未來的投資方向,DCM中國創始合伙人林欣和預測,移動互聯網現在滲透率還不到50%,所以移動互聯網是很重要的主題;另一個是需要關注的領域是消費升級。而經過此前的投資狂熱之后,倪正東認為,大家應該重新估算傳統行業領域項目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