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華大學國家創新藍皮書課題組最新研究顯示,上海市創新效益最高,北京市創新綜合能力最佳。我國盡管創新能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創新資源使用效率仍是短板。《國家創新藍皮書:中國創新發展報告...
清華大學國家創新藍皮書課題組最新研究顯示,上海市創新效益最高,北京市創新綜合能力最佳。我國盡管創新能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創新資源使用效率仍是短板。《國家創新藍皮書:中國創新發展報告(2015)》主編、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介紹,為了解全國各區域的創新能力發展情況,課題組基于區域創新能力指標,利用2013年全國各地相關數據,分別對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創新能力各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北京、天津、江蘇、上海和浙江的創新環境得分位列前五。創新環境是提高創新能力的基礎,這5個省級區域的經濟比較發達,基礎建設完善、人力資本豐富,所以其創新環境優于其他省份。
對創新資源5個指標進行綜合后發現:北京、江蘇、廣東和上海的得分高于其他省份。創新資源是提高創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這4個省級區域重視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經費投入,R&D人力資本也相對豐富。
而創新成果和創新效益指標得分位列前三的分別是北京、上海和浙江以及上海、天津和江蘇。上海、天津和江蘇三個省市的工業企業都較為發達,高技術產品和新產品的制造也都比較成熟,領先于其他省份。
藍皮書綜合上述4個創新領域的綜合得分再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創新綜合能力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和江蘇。
在眾創方面,陳勁介紹,目前,國內的眾創空間大約有140家(近3個月來,涌現數百家),整體處于發展初期。
從規模來看,IC咖啡是目前較大的一家眾創空間,在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甚至美國、新加坡等海外地區都有空間分布。
從成立動因來看,上海新車間、柴火創客空間、北京創客空間、洋蔥膠囊這一類別的眾創空間基于共同的創造興趣,期望通過知識交流、技術分享,將創客的創意變為現實。
從創客組成來看,上海新車間、柴火創客空間、北京創客空間的參與者更多是在社會上有正式工作、愿意利用業余時間動手實踐的人,洋蔥膠囊的創客集中于大學生群體,而IC咖啡的發起者基本是媒體、科技、金融、大學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具有一定的投資眼光和專業素養。
陳勁表示,從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到,國內早期的眾創空間雖然規模不大、數量不多、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但已具備一定鮮明的特點。
課題組分別以1991年我國創新能力指標數據作為基礎值和2012年美國創新能力核心指標數據為目標值,計算我國國家創新能力發展指數。陳勁介紹,計算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國家創新能力較1991年取得了顯著進步,其中創新環境發展速度最快,創新資源和創新成果緊隨其后,創新效益發展速度較慢。
雖然在過去的20余年,國家創新能力已經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與世界領先創新型國家的差距仍然明顯,我國的R&D人員總量已經超過美國,R&D投入與美國的差距逐步縮小,但在創新產出和產出效率方面與美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創新資源使用效率成為我國國家創新能力中最明顯的短板。
藍皮書認為,為增強國家創新能力,需要繼續增加R&D投入,加強科技經費的合理配置,優化科技經費投入結構,穩定持續增加基礎研究的經費投入比例。同時,分析結果發現,制約我國創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創新效率的低下,因此必須尋找導致創新低效率的根本原因,提高科技投入產出的效率。改變科技評價體系,加大對科研項目的監管力度,提高科技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的效率。
2013年各省級區域創新能力二級指標綜合得分
省份 創新環境得分 創新資源得分 創新成果得分 創新效益得分
北 京 3.79 6.47 8.25 2.08
天 津 3.50 2.09 0.33 2.78
江 蘇 2.3 3.50 0.95 2.69
上 海 2.61 3.00 3.70 3.07
浙 江 2.10 2.00 1.29 0.01
廣 東 0.65 3.08 0.43 2.35
遼 寧 0.62 -0.11 0.12 -0.85
福 建 0.40 -0.10 -1.00 0.10
內蒙古 0.30 -1.35 -2.44 -1.62
山 東 -0.08 1.64 -0.91 -0.27
安 徽 -0.30 -0.25 -0.29 -0.68
青 海 -0.44 -1.79 -2.08 -1.70
湖 北 -0.49 0.01 -0.39 0.00
寧 夏 -0.54 -1.59 -1.74 -1.44
重 慶 -0.57 -0.86 0.60 2.24
山 西 -0.58 -1.10 -1.34 -0.36
陜 西 -0.63 0.00 1.00 -0.05
新 疆 -0.76 -1.81 -0.80 -1.89
河 北 -0.79 -0.98 -1.63 -1.14
吉 林 -0.85 -1.19 0.15 -0.32
湖 南 -0.94 -0.65 -0.28 -0.40
廣 西 -0.97 -1.54 -0.91 -0.57
四 川 -1.03 -0.51 0.05 1.41
黑龍江 -1.13 -1.03 0.58 -1.36
河 南 -1.27 -0.59 -1.55 0.71
云 南 -1.34 -1.71 0.25 -1.56
江 西 -1.36 -1.38 -1.67 -0.38
甘 肅 -1.38 -1.47 -0.12 -1.53
貴 州 -1.39 -1.79 -0.55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