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為滿足需求呈現一種多樣化的局面,汽車制造為適應個性化的服務,生產線需要變得更加的“柔性”,同時保持在節拍(效率)、精度(質量)和價格(成本)上的競爭力。
具體到汽車零部件制造過程中的刀具技術鏈,有兩個方向的發展趨勢值得我們注意:與機床工件結合得更加緊密而形成彼此匹配的復合工序刀具及多功能刀具,如ISCAR集團I.T.D的鉆、擴、鉸、倒刀具,這些高精度的刀具與高速機床、HSK或熱套刀柄相匹配高效率地完成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另一方面,為適應產品不斷更新和品種增多要求,盡可能多的高效的通用性極好刀具的采用使生產線更具“柔性”,如ISCAR集團INGERSOLL新型的曲軸高速外銑工藝比車-車拉工藝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柔性”。
NGERSOLL專用于汽車工業的精銑平面銑刀6FEE更是高效、高精、低成本和通用性完美結合的典型范例:這款銑刀采用INGERSOLL獨特的高強的立裝刀片結構,刀片有兩組,圓周組完成主切削任務,端面組完成修光作用。加長的修光刃L(如圖),使該刀具在每轉進給f=15mm時也能輕松地加工出Ra1.6以上的光潔度,顯然這比通常高光潔度表面的加工用短切削刃小進給的概念有更高的效率、效果。該銑刀刀片切削刃相對工件表面為一大R的圓弧刃,令修光刃非常方便地與工件表面平行,并保證切削時應有的接觸長度,這樣刀片受力受熱均勻,壽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機床與刀具都存在制造公差的前提下,INGERSOLL采用了巧妙的榮獲專利的微調機構,除可輕松調整修光刃與工件表面的平行度,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修光刃接觸工件的長度和位置以得到最佳的切削狀態。從而實現大進給精切。
思維的跨越,巧妙的設計,實現了常規切削領域用短切削刃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質的飛躍。將優異理念注入刀具設計中,并堅持不懈地實現它,這,就是Ingersoll人所一直堅信并付諸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