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26日,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暨第七次“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研討會在成都理工大學召開。中國工程院馬永生院士、康玉柱院士,美國工程院Chri...
7月26日,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暨第七次“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研討會在成都理工大學召開。中國工程院馬永生院士、康玉柱院士,美國工程院Christine Ehlig-Economides院士以及來自中、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高校、科研院所、油氣公司代表共100余人參會。兩天的國際會議共有55場學術報告,主要圍繞頁巖氣和頁巖油的地質評價、區塊優選、鉆完井技術和開發與開采等國內外關注的理論和技術進展進行研討。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倪師軍希望本次學術會議能推動頁巖油氣勘探開發國際間學術交流,推動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的科技進步和創新,同時帶動國內頁巖油氣的勘探開發。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常務副主任周文表示,盡管四川是我國最早開展頁巖氣研究和勘探開發的省份,但地質條件復雜,開采難度和成本較高。需要加強對我省頁巖氣成藏的地質條件和未來可開發性的認識,同時大力發展低成本、高效勘探開發技術。
據了解,剛剛通過國土資源部評審的涪陵頁巖氣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067.5億立方米,這也標志著我國首個大型頁巖氣田正式誕生。氣田建成后,可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200萬噸,同時減排二氧化硫30萬噸、氮氧化物近1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