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沿海城鎮產城聯動試點為契機,以全球化發展為方向,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著力壯大石材主營、石材配套、石材服務三大領域的產值,力爭2020年石材主營領域產值達1200億元以上,從而...
以沿海城鎮產城聯動試點為契機,以全球化發展為方向,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著力壯大石材主營、石材配套、石材服務三大領域的產值,力爭2020年石材主營領域產值達1200億元以上,從而實現南安由450億石材集群產值的“中國石材城”向產值超千億的“國際石都”轉型升級。昨日,記者從市發改局獲悉,《南安市石材千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研究通過,將于近日正式下發。力爭2020年集群產值超1500億
《規劃》擬定的目標分三個階段實現。
其中,產業完善階段(2013年-2015年):力爭2015年石材主營領域產值達600億元以上,石材服務領域產值達50億元以上,石材配套領域產值達50億元以上。石材產業集群產值達700億元以上。
優勢提升階段(2015年-2018年):力爭2018年石材主營領域產值達900億元以上,石材服務領域產值達100億元以上,石材配套領域產值達100億元以上。石材產業集群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
國際領軍階段(2018年-2020年):力爭2020年石材主營領域產值達1200億元以上,石材服務領域產值達150億元以上,石材配套領域產值達150億元以上,培育產值10億元企業10-20家,石材產業集群產值達1500億元以上。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區域特色的國際石材加工制造基地、全球石材貿易中心和世界石材專業服務高地。
優化沿海三鎮石材產業布局
沿海三鎮作為南安石材產業的主要集聚地,《規劃》專門對這三個鎮的產業布局進行優化升級,實現產業的清晰分工和合理布局。
官橋——石材加工和機械裝備中心。將石材加工制造企業逐漸向官橋轉移,形成石材加工集聚區,并逐步發展成為精品石材加工制造中心及物流配套,并以泉南石文化博覽園為基礎,承載石材文化創意和展示功能。園區布局上,官橋石材配套園區主要發展石材機械、石材配套儀器產業;官橋精品園區以發展高端石材加工、藝術石材為主。
水頭——石材總部基地、石材貿易和服務中心。充分利用水頭現有的商貿和人流優勢,建設集石材貿易、展示和交易功能為一體的輻射海內外市場的石材總部基地,并提供商貿會展、金融服務、文創設計等功能。園區布局上,永泉山園區主要發展循環經濟和石材機械產業;海聯西園區以發展石材人才培訓和產品展示為主;金融商貿服務區重點發展石材信息發布中心、石材金融、礦權交易以及會展服務;海聯創業園以發展總部基地、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為主。
石井——石材現代物流中心和石材企業集控區。依托臨海區位優勢,以大物流、大港口為定位,重點發展石材現代物流產業,提供現貨交易、倉儲保稅、物流信息等綜合服務。此外,以村為單位,整合小型石材企業,建立石材集控發展區。園區布局上,石材創業園建設成為中小石材企業的集控發展區;美福石化物流園重點建設成石材商貿物流基地;港口石材物流園則重點發展成港口物流集散中心。
實施五大工程64個項目
具體實施上,《規劃》指出,將通過“精加工”、“拓產業”、“造市場”、“專服務”和“創環境”等五方面舉措,來實現“南安·國際石都”這一石材發展戰略定位。
在項目實施上,主要分為國際石材加工制造基地建設工程、全球石材貿易展示中心建設工程、世界石材專業服務高地建設工程、石材千億產業集群軟實力提升工程和石材千億產業集群環境建設工程等五大工程,共涉及項目64個,總投資額為517.46億元。其中,國際石材加工制造基地建設工程共12個,總投資185.04億元;全球石材貿易展示中心建設工程共10個,總投資99.5億元;世界石材專業服務高地建設工程共12個,總投資103億元;石材千億產業集群軟實力提升工程共14個,總投資1.22億元;石材千億產業集群環境建設工程共16個,投資額總計12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