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到2015年,初步實現規模化生產,頁巖氣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年。"這是去年3月公布的《頁巖氣"十二五"規劃》為這個產業描繪的一幅近期藍圖。從此,"65億方"成為不少人掛在嘴邊的...
"到2015年,初步實現規模化生產,頁巖氣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年。"這是去年3月公布的《頁巖氣"十二五"規劃》為這個產業描繪的一幅近期藍圖。從此,"65億方"成為不少人掛在嘴邊的一個憧憬。據國土資源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底,全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累計投入70億元,共實施各類頁巖氣鉆井130口左右(其中,地質調查井46口,直井探井55口,水平井28口),二維地震9000千米,三維地震8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四川、陜西、重慶等地,由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長石油等公司投資勘探開發。2012年,全國頁巖氣產量約3000萬方,通過天然氣管網銷售1500萬方。
另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的統計,經過水力壓裂和測試,目前國內日產超過萬方的頁巖氣井有23口,超過10萬方的有10口,進行試采的為4口,預計今年頁巖氣產量可達到2億方。
然而,時間過半,產量卻遠未達到預期目標的一半,第二輪頁巖氣招標區塊的開發進展也緩慢而艱難。"兩桶油"作為主力軍,成果顯著,但代價不菲;通過招標進入頁巖氣開發領域的不少企業,則苦于資金不足或經驗技術不足,進退兩難。
"從這兩年來看,我國頁巖氣的整體發展不是太好,去年的產量是0.5億立方米,今年預計產量達到2億立方米。但這與'十二五'規劃的預期目標相差太遠。一些頁巖氣井的穩定性還是不夠。對頁巖氣投資增幅還是不夠,勘探方面的技術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部分企業的圈地問題比較嚴重,出了了一些'圈而不探'的現象"。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有生認為,我國的頁巖氣產業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認識還有不到位之處,在此背景下,制定規劃以引導、促進頁巖氣產業發展,其積極作用不可否認,但科學性也存在爭議。任浩寧表示,之前對于頁巖氣抱的期望值很高,但相關企業并沒有把頁巖氣當做實實在在的可恥持續發展的產業來做。一味的期望頁巖氣在未來三五年內就取得很好的成績,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很多都是出于政策方面的考慮,沒有把焦點放在產業定位上。對該產業的認識還是不夠。
頁巖氣第三輪招標即將啟動,規模超過前兩次總和的消息刺激頁巖氣概念股逆勢狂奔。目前國內已經有十幾口氣井進入到商業開發階段,經過前兩輪招標后,頁巖氣在一段時間沉寂后近日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認真總結第一二輪的經驗和教訓,對于第三輪的招標,任浩寧表示,無論是民企和國企誰參與,這些并不重要,民眾在意的是部分企業中標之后圈而不探的現象能否得到遏制。政府部門應該讓中標企業列出一份詳盡的開采時間表并且公布出來。而且,政府在判定誰最后中標要把出具開采時間表作為一個重要的依據。同時中標企業應加強與頁巖氣地方企業的深度合作,提高效率。
對于頁巖氣的開發,目前還處于積累階段,不應盲目求快。中石油集團戰略管理專家李玉龍指出,鑒于我國頁巖氣開發還處于前期階段,因此應著力于技術研發,而不是制定過于具體的目標。頁巖氣"黃金時代"的開啟或需我們更多的理性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