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于中國經濟在穩增長和調結構間的權衡,央行行長周小川給出了“平衡點”的選擇,并稱下半年會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如有需要會做一些適當的結構性的微調。
對于中國經濟在穩增長和調結構間的權衡,央行行長周小川給出了“平衡點”的選擇,并稱下半年會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如有需要會做一些適當的結構性的微調。周小川在中國央視(CCTV)周一播出的采訪節目中談到,中國經濟增長內在動力還是很強的,不會出現這種所謂連續性下滑的方式。
“但是我們會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既保持經濟比較快的增長,同時結構又能得到優化。那么這中間還要有空間給改革開放加大力度留有操作的余地。而且也是依靠改革開放,實現結構的更加合理化和優化。”周小川表示。
很多投資者或地方官員仍寄望于經濟刺激計劃,提振中國經濟。也有聲音表示,中國政府給出的信號不明朗,忽而穩增長,忽而調結構。但也有樂觀投資者認為,中國經濟長期會向好,因中國政府其實一直方向明確,最終是要達到調整經濟結構的改革目的。
中國本屆政府力主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同時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學者對兩者關系看法有分歧,并形象地稱為更換發動機之爭:如果是飛機換發動機,就意味著速度不能降到太低,否則飛機會掉下來;而火車的話,不存在掉下來的問題,速度可以再慢一些。
但周小川表態稱,“我不主張在經濟增長方面使用所謂在空中飄著還是硬著陸這樣的提法。”
針對6月的“錢荒”會不會再來的提問,他表示,從一個中期的階段來講,中國經濟的流動性總體充裕,不會因為短期的事件收到大的影響。
因資金供需不匹配,6月下旬銀行間市場隔夜及七天等主要回購利率飆漲,加權利率均突破10%并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隔夜品種盤中最高更觸到30%的“天價”。之后對于“錢荒”的反思一直并未停歇。而對于流動性前景,多數機構認為,因監管層與市場溝通不充分預期引導不足等等原因,所以對資金面預期心存謹慎。
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方面,周小川稱中國已做好技術和條件上的準備,可以盡快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并希望人民幣匯率逐步走向一個雙向波動的區間。
周小川還在采訪中表示,今后中國大企業可能更傾向于發債融資,銀行會更加重視中小企業和三農貸款。
樂觀看待互聯網金融
因監管空白等因素,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充滿爭議,周小川坦言,互聯網金融有風險,有些東西與現行的法律法規不符,但要保持正常的心態和支持創新的理念。
身為博士導師的周小川表示,是他最早告訴自己的研究生去研究“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銀行”這些話題。
“我對互聯網金融持有的態度是樂觀的。互聯網銀行業務,網銀業務已經很成氣候了...基于互聯網的第三方支付,個人認為已經有比較明顯的(發展)趨勢了,目前監管還處于觀察范圍內。”他說。
對于不斷挑動傳統金融神經的互聯網金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上周在公開場合表示,該行業需要監管是基本共識,但是監管時怎么監管,誰來監管,還需要做大量的調查和認證。
當被問及是否有第三方支付的賬戶和手機支付的經驗時,周小川笑著說,“這當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