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29日,第四屆紫光閣論壇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忻參加并與企業界人士針對企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這一議題展開的了深入研討。在研討中,鄭司長談到:中小型企業現在是我國...
3月29日,第四屆紫光閣論壇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忻參加并與企業界人士針對企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這一議題展開的了深入研討。在研討中,鄭司長談到:中小型企業現在是我國企業中數量最大的群體,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創新增加稅收,吸納就業改善名勝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56789的數據就可以清楚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5是中小企業上繳的稅收占整體財政收入大概50%,6是中小型企業提供的全面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60%,7是中小企業創造了全國70%以上的新產品和65%的技術創新。中小企業吸納就業持續幾年都在81%到83%。9是中小企業的數量占整個企業數量99.7%,
鄭司長詳細介紹了有關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自2003年至今,國家出臺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出臺了一部法律四個文件,中小型企業進法,這部法律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對中小企業發展進入到了法制化的軌道。2005年我國出臺國八3號文件到現在具有深遠的意義,主要是解決當時的公平準入。2009年國務院頒發了國八29號文件。2012年發布的的國八14號文件,在這個文件中國家更關注小型微型企業的發展。
在談到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形勢時,鄭司長表示,當前國際市場總需求還是比較低迷,國內的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各省市都保持在7—8%的增長速度。但是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企業基本都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突出的就是生產成本不斷地上升,原材料尤其是人工成本快速的升高,使企業難以為繼;第二個問題就是稅費負擔重,很多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的規章制度,沒有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反而變成了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呼吁有關部門盡快調整相關稅費制度,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發展掃清不必要的障礙。第三個問題是中小企業自身創新能力較差,無法跟上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導致發展停滯。最后就是國際經濟形勢整體低迷,阻礙了外貿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都反應,雖然度過了的金融危機,但是企業的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是對企業更大的一個考驗,更加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幫助和扶持。
最后,鄭司長談到中小企業司的工作,首先是要了解情況,第二是提出意見,第三是針對問題制定有效的政策。2012年被工信部制定為中小企業服務年,從創新、融資到信息化建設全方位服務中小企業發展。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從財稅支持力度、努力緩解小型微型企業融資困難、創新發展和結構調整、開拓市場的力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小型微型企業集聚發展、加強對小型微型企業的公共服務共7項75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政府要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企業自身也要積極的轉型創新來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中小企業發展好,老百姓的日子就能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