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歸屬建材工業的非金屬礦產業的開采、利用及深加工的情況,影響到戰略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業內專家分析,隨著人類社會對于更高性能、更多品種材料的需要,中...
歸屬建材工業的非金屬礦產業的開采、利用及深加工的情況,影響到戰略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業內專家分析,隨著人類社會對于更高性能、更多品種材料的需要,中國材料工業將從金屬時代,向能夠實現更多可能的非金屬及復合材料的時代轉變。而非金屬材料的上游——非金屬礦產業的發展將大有可為。并且,由于傳統建材產能過剩情況普遍存在,非金屬礦產業及綠色新型建材將成為建材工業未來發展的生力軍。主要數據均有所下降
目前,非金屬礦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國家有關部委已經開始加強和改善該產業的管理。工信部原材料司從今年開始組織開展耐火黏土、螢石、石墨、菱鎂、高嶺土、滑石和石棉產品的生產統計工作,以準確、及時掌握非金屬礦行業生產運行情況。國土資源部會同相關協會,研究高嶺土、螢石、石墨、石膏礦山開采的準入條件。
近期,本報記者走訪了中國建材聯合會非金屬礦產協會等機構,了解非金屬礦產業經濟運行情況,梳理價格情況及市場特點,反映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2012年非礦行業總體保持平穩,但各項指標均有所下降,主要產品產銷形勢不樂觀(詳見相關鏈接)。
受到下游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加之過去幾年該行業粗放式增長,多數礦種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特征,未來嚴控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制定行規公約,調整產品市場指導政策的需求愈發強烈。
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影響,2012年我國非金屬礦行業經濟運行雖保持整體平穩,但各項經濟指標同比均有所下降,部分經濟指標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四季度行業生產略有回暖跡象。
進出口持續低迷
受歐債危機逐步擴大,進入2012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石墨、螢石等主要礦種貿易也未能幸免,產能過剩加上需求不振導致價格一路下跌,我國的螢石和耐火黏土還受到了歐美在WTO訴訟的困擾。
2012年出口市場和政策背景與2009年十分相似,2012年螢石僅出口了42.7萬噸,鎂質材料134.9萬噸,石墨出口11.30萬噸,2012年出口預計全年同比下降50%左右,都將大大低于正常年份的出口量。其中,酸級螢石粉出口如此之差,無疑是受到了貿易爭端預期的嚴重負面影響。
對于未來非礦行業的出口走勢,2012年9月美國推出量化寬松貨幣QE3后,各國宏觀調控目標和方向存在分歧和沖突進一步加大,另外,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明年世界經濟仍有望維持低速增長態勢。因此,在全球經濟形勢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情況下,與國內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的螢石、石墨、滑石、鎂質材料等出口同樣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由于2013年1月1日起將取消螢石出口關稅,那么累計下來的市場會有一定量的釋放,預計一季度出口將會有一個小高峰。
主要礦產價格漲跌互現
2012年國內石棉市場價格和2011年相比有所上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礦山生產的成本因素所致。目前為止,國內石棉礦山職工工資水平遠低于其他行業。進口石棉價格也在原基礎上有所上升,上升比例在5%~10%。
2012年石墨市場的價格相比2011年更是大幅下跌,大環境是因為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不再保持高速增長,以穩定增長為主。加之美國的經濟不景氣、歐債危機等原因都使國際石墨市場進一步縮小,使得石墨的價格回落。
滑石盡管國內市場下滑,但由于通脹導致生產成本在2012年繼續上漲,加上出口配額、關稅的影響,我國滑石2012年的出口價格比2011年繼續增加,2012年中國滑石的出口價格已經接近市場能夠承受的極限,上半年前期市場勉強接受價格上漲,下半年市場繼續下滑,從而導致需求量減少,目前我國滑石原料價格遠高于周邊其他國家,一部分中高檔產品價格接近甚至超過國際市場價格,大部分低檔產品由于價格過高在國際市場上已沒有競爭力。
鎂質材料受下游鋼鐵和耐材行業影響較大,價格下滑嚴重,其他礦產品保持小幅增長。
多數礦種產能過剩
2012年主要非金屬礦產普遍存在產能過剩情況。
螢石下游行業氟化工產能過大,以氫氟酸為例,實際市場需求為110萬噸,但其產能已達到240萬噸,導致嚴重的供需失衡,嚴重的浪費螢石資源。
石墨由于受前幾年鋼鐵、耐火行業需求旺盛的影響,2012年的產能達到100萬噸,而實際產量僅為47萬噸,僅占47%。
硅藻土行業受產能過剩影響,企業相互之間惡性競爭,以助濾劑為例,2012年初價格為2600元/噸,年末降至1800元/噸,降幅達30%以上,導致企業微利生存。
據預測,2013年,我國非金屬礦產品總需求仍會呈下行態勢,但會略好于2012年。同時,由于庫存壓力很大,需要一段時間來銷售,初加工產品價格幾乎沒有回調的可能性,國內市場對非金屬礦產品需求將會繼續走軟。出口形勢面臨壓力較大,出口總量呈下降趨勢,生產銷售指標略好于2012年,總體經濟效益將會與2012年持平。
產業發展亟待規范
當前,行業存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企業間的低價競銷,惡性競爭,下游企業長期拖欠貨款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生產企業利潤微薄甚至無利潤,給行業、企業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困難。
一是嚴控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對規模小、污染重、環保檢測不達標;耗能高,噸耗能超標準;安全生產制定措施不健全,人身事故多次發生;產品質量差,以次充好欺騙用戶;企業誠信差,受到供應商和用戶的強烈反映;違法經營,偷、逃應繳納稅費;無行業整體觀念,低價競銷攪亂行業市場等,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采取停產整頓、罰款、差別電價等懲罰措施,淘汰一批企業。打擊違法經營,對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企業和經銷皮包公司建議有關部門進行處罰并立即關閉。
二是制定行規公約,調整產品市場指導政策,制止惡性價格戰。根據原材料、能源、運輸等市場價格變化,核算產品成本變化及時調整產品市場指導政策,制定行規,規范企業,共同維護行業整體利益。
三是推進聯合重組,打造大企業集團。鼓勵和引導企業聯合重組,通過資產運作,股份制、兼并重組等措施,組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提高產業的集中度。
相關鏈接
主要產品產銷形勢不樂觀
螢 石:產量大幅下降 2012年全年螢石產量420萬噸,同比下降-35.6%。目前螢石產能過大,長期以來實際開工率僅在60%~70%之間,原因是西南、西北、東北片區,因為礦石品位低,多為伴生礦,周邊下游企業少,運輸距離長,生產時間短,價格沒有競爭力,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
石墨:80%企業停產 截至2012年12月底,通過對各企業生產經營數據、海關統計數據等資料,統計了天然鱗片石墨產量:山東地區12萬噸;黑龍江地區30萬噸,其中蘿北18萬噸,雞西12萬噸;其他地區合計約在5萬噸左右,合計47萬噸。目前,80%以上企業已經全部停產,與去年同期(2011年70萬噸)相比下降30%以上。
鎂質材料:產值下降12.9% 2012年,鎂質材料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57.4億元,同比下降12.9%;實現工業增加值87.4億元,同比下降9.8%;實現銷售收入505.8億元,同比下降157%;出口創匯13.2億美元,同比下降1.3%。生產鎂制品1321.2萬噸,同比下降18.9%;銷售1534.6萬噸,同比下降19.1%;產品285.1萬噸,同比下降1.1%。
石 棉:產銷下降 2012年全國溫石棉生產總量為355700噸,和去年同期比減少29934噸。從產品結構情況看基本同于往年,5-70石棉的比例約占70%。2012年國內石棉銷售量為355900噸,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今年庫存量有所下降。
滑石:需求量大幅下降 受國際衰退和國內經濟下滑的影響,2012年全年銷量比2011年下降約10%,各大采礦區為了應對當前形勢,有序調控生產總量,全行業總產量滑石200萬噸,綠泥石35萬噸,其中滑石出口74萬噸,綠泥石約30萬噸。2012年全年滑石的銷量減少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