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7日,被國家發改委間接“點名”的三大礦山之一必和必拓率先作出回應,否認通過“延遲發貨、控制發貨量和惜售”,人為拉漲中國進口鐵礦石...
3月7日,被國家發改委間接“點名”的三大礦山之一必和必拓率先作出回應,否認通過“延遲發貨、控制發貨量和惜售”,人為拉漲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該公司稱,“去年7~12月產能全面投入生產鐵礦石,并銷售了全部鐵礦石。”有研究人士表示,進口鐵礦石自去年9月在接近80美元/噸的區間開始上揚,今年年初則接近160美元/噸,“半年內幾近翻番”。產能過剩、需求不振,已使中國鋼鐵行業苦不堪言。
國家發改委3月6日晚間在官網上發布《鐵礦石價格短期暴漲的主要因素》一文表示,除因市場短期供求關系變化等原因外,存在人為拉漲因素。該文稱,“隨著鐵礦石價格的回升,三大礦山和部分貿易商為了彌補之前的虧損,存在延遲發貨、控制發貨量和惜售現象,在市場上造成了鐵礦石暫時性供給短缺的假象。”官網信息顯示,該文來源于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詳見《每日經濟新聞》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