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布的數據顯示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大幅下滑,從而增添了島內對臺灣最近加強與大陸聯系的策略的懷疑。
臺灣宣布2月份出口較上年同期下滑28%,這是連續第六個月出現下滑,且幅度超出許多分析師預期。今年頭兩個月,臺灣總出口額下降 37.2%,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50%。大陸是臺灣產品的最大買家。經濟學家認為,將今年頭兩個月合并計算是一個很好的標尺,因為今年和去年的農歷新年剛好在不同的月份。
在公布出口數據之前,臺灣已經公布了一系列糟糕的數據。臺灣有2,300萬人口,位于中國南部海岸線之外,雖然面積狹小,但商業發達,擁有一些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科技生產商。兩周前,臺灣政府宣布2008年第四季度經濟收縮8.36%,一些經濟學家預測今年的降幅最高將達到11%。
國立臺灣大學(NationalTaiwanUniversity)經濟系教授林向愷(KennethLin)說,臺灣的經濟問題在于過度依賴出口和中國大陸,這就是當局的策略沒能發揮作用的原因所在。
經濟滑坡令臺灣總統馬英九的議事日程面臨復雜狀況。馬英九將近一年前當選,當時他承諾加強與中國大陸的經濟聯系會令臺灣經濟更加繁榮。馬英九已經促成了一系列重大轉變:自1949年兩岸分裂以來首次實現直接通航。雙方還在就加強金融業合作以及可能的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中國大陸對馬英九政府熱情有加,認為這是近期加強兩岸經濟聯系的最好機會,而大陸政府希望更緊密的經濟聯系能夠帶來最終的政治統一--這是中國政府最重大的國家目標。中國總理溫家寶上周在向全國人大做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兩岸關系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政府希望達成和平協議。作為回應,臺灣周一表示有意成立一個機構評估與中國大陸的軍事接觸。
但越來越多的臺灣人不再相信加強與大陸關系會增強臺灣經濟。臺灣負責對大陸政策的機構大陸委員會(MainlandAffairsCouncil)去年 12月進行的民意測驗顯示,37%的民眾認為對大陸開放的步調過快,這個比例比去年3月時的18%高出一倍以上。
臺灣出口商品將近四分之一銷往中國大陸。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超過其他主要經濟體。但這些出口商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國進行加工,然后再度出口至美國和其他終端市場。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正開始用國內生產的電子元件替代臺灣產品,由此加劇了臺灣對大陸出口的下滑。
比起對大陸出口下滑50%的幅度,臺灣對日本出口下滑僅14%,對美國出口下滑25.7%。
加強對大陸關系的一些好處并不明顯。兩岸直航導致大陸赴臺旅游人數增加,但總數僅為預測數字的三分之一。建立基金、允許大陸投資者投資臺灣股市和房地產的計劃也尚未實現。
臺灣反對黨民進黨已經開始針對公眾的心態變化調整方針。去年,民進黨候選人提出的對大陸政策與馬英九相似。但民進黨現在已回到其傳統的反對加強與大陸經濟聯系的立場;并聲稱若馬英九推進與大陸的自由貿易協定,它將發起游行抗議。
就連資深的商業領導人也說臺灣需要的不僅僅是大陸優先的策略。電腦巨頭宏碁股份有限公司(AcerInc.)董事長王振堂(J.T.Wang)說,現任政府努力實施一些政策,但他們沒有闡述高層定位和遠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