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提出
1963年12月6日,中國多家研究所的科學家合作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成功合成出了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這是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光輝燦爛的重大科學成就之一。值得永遠為之驕傲并永載史冊。
經過5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中國超硬材料行業已經形成了包括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及其各類工具產品的完整而龐大的工業體系,不僅引起了傳統加工工藝的革命性變革,而且推動了石材、建材、機械、電子及軍工等行業的迅速興起和蓬勃發展,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世界超硬材料行業及用戶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國超硬材料行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是在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在國家多個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飽含著我國幾代科技工作者們的不畏艱辛、敢于攀登、持續創新、無私奉獻的功勞,也蘊藏著企業家們和廣大產業工人勇于拼搏的結果!50年來,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譜寫了許許多多的光輝燦爛的篇章,可是,50年啦!卻沒有一部全面、系統記載我們行業的發展史冊,不能不說是件遺憾之事。
為此,行業部分老專家在不同的場合,包括2011年11月中國(鄭州)國際磨料磨具磨削技術發展論壇期間等多次向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朱峰所長提出,如何組織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五十華誕慶典和編寫中國超硬材料工業發展史的殷切要求和建議,對此朱峰所長非常重視并欣然承諾,于2012年春暖花開之時,邀請部分老專家來鄭共商實施大計。為了做好五十周年慶祝工作及發展史編寫工作,2012年6月14~15日在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所長、超協理事長朱峰的主持下,召開了部分老專家會議,進行討論磋商,從而拉開了編寫中國超硬材料工業發展史的序幕。
目的與意義
(一)目的:
1. 50年前,我們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在極其簡陋、艱苦的條件下,成功地研發出來了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成為世界上第六個掌握人造金剛石制造技術的國家,是中國材料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將永載材料發展史冊。可是,50年過去了卻沒有一部全面、系統記載我國超硬材料發展的史冊。怎么辦?今天,就是今天由我們來完成前人沒有完成的光榮使命。
2.在過去的50年中,我國超硬材料走過了不平凡的獨立自主發展之路,取得了眾多的重大技術成果,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令人難以忘懷的軼事、趣事,必須真實地把它記錄下來,以示后人。
3. 展示50年來,我國超硬材料發展的光輝燦爛篇章,并預示更加精彩的明天,以激勵業內人士更加奮發圖強的心聲,為中國也為世界超硬材料事業的繁榮做出更大的奉獻。
4. 通過總結,肯定戰績,找出差距,以利描繪未來發展的更美更好藍圖。
5.共享50年來,我國超硬材料行業所取得的豐碩成就,憶往昔崢嶸歲月,數風流科技人物喜看今朝。
(二)意義
1. 弘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兢兢業業為國超硬材料事業的發展,黙黙無聞地做貢獻的精神。
2. 繼承知難而進的大無畏精神風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鉆石神威,共筑強盛的超硬材料王國。
3. 加大開拓創新的力度,立志做強做大,引領世界超硬材料發展新潮流。
4. 激活超硬材料人為其可持續的創新熱情,功在當今,惠及未來。
5. 金剛石時代向人類走來的進程,誰主沉浮?我們,中國超硬材料人!
明年是我國人造金剛石研制成功五十周年!五十年來,我們做了許多可歌可泣、可圈可點的開創性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驕人成就。
今天大家歡聚鄭州,就是要來填補迄今沒有中國超硬材料工業發展史冊這個空白,接受行業賦予我們的一個光榮使命的,那就是編寫“中國超硬材料工業發展史”!
發展史寫什么?我們認為,第一,以粗顆粒高強度金剛石單晶開發及其產業化為主線,展開對中國超硬材料工業發展進行描述,鉸鏈式六面頂壓機的大型化及其控制技術的智能化,粉末觸媒的采用,金剛石生長機制的大討論,組裝結構的優化,工藝參數的優化等,都是圍繞提高金剛石的品位來進行的。隨著金剛石品位的不斷升級,不僅大大促進了我國石材、建材和鉆探技術的進步,而且也改變了我國只能生產中低檔金剛石的形象,提高了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即雛形期、發展期、大發展期和全方發展期;第二,發展史中的主人公應該是那些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技術領域為行業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倘若我們只把發展過程中所做的一件件事羅列出來,而沒有代表性人物,這種史料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有意義嗎?答案應該是大大有損其價值的。所以,寫行業發展史必須把有代表性的人物寫入進去。只有把他們寫進去,才能使得我們的發展史有骨頭有肉,生機勃勃!第三,圍繞重大技術成就,回顧行業發展的歷程,總結經驗,以史為鑒,激勵今人,開創未來;第四,尊重史實,突出重點,兼顧全面;第五,史料取材力求客觀、真實、公正、豐富多彩、有代表性;第六,文字要精練,語言要生動,敘述風格應有別于技術性文章,但又不能沒有技術內涵;第七,編成為一部可讀性較強的歷史啟智書,催人奮進的傳記性行業發展史。
編史人選的若干條件與要求
(一)入選條件:
1. 采取老中青三結合的構成;
2. 關心、熱心該項工作,有組織及文字能力的專家;
3. 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及復合材料領域的研發與生產方面的專家;
4. 超硬材料制品研發與生產方面的專家;
5. 行業專用設備及儀器研發與生產方面的專家;
6. 從事教育與信息技術方面的專家;
7. 從事檢測技術與標準研究方面的專家等。
(二)對參與編寫成員要求:
1. 希望所有參編人員盡量從突顯國家與行業角度和領域進行工作;
2. 任何參編人員都要把這項工作視為行業委托給我們的神圣又光榮的使命,行業選擇了我們,我們必須對得起行業,我們一言一行都是為了行業而行而言,必須高起點要求。
3. 必須是“團結、和諧、協同、啟迪”,必須是“求大同、存小異”“兼容并包,以容為大”,以此為原則參編。
4. 我們不僅要對得起歷史,更要對得起未來,要經得起歷史評說,非常不容易!相信我們一定會圓滿完成的。
啟示與展望
1.發展戰略
(1)推動發展質量戰略,實施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發展的轉變,提高我國超硬材料和制品質量,確保質量的穩定;
(2)加快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
(3)加快超硬材料功能應用的研發力度,促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4)完善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先進標準體系建設;
(5)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對國產品牌的宣傳力度,打造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的民族品牌;
(6)鼓勵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大型企業,提高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7)提高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對外開放水平,重視和加強信息交流,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8)研究開發超硬材料及制品的綠色制造技術,節能減排,保護環境;
(9)全面實現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2.技術展望
中國金剛石單晶雖在數量上雄居世界之首,但在金剛石的質量水平,特別是在金剛石合成新方法、新工藝的開發及產業化的差距還是非常之大的,我們的任務還很重,道路還很長,我們認為,21世紀將是金剛石工業大顯神威的世紀!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因此我們必須倍加努力,為實現金剛石產業的全方位高水平的發展而奮斗!
(1)CVD材料工程應用的產業化與功能應用的開發;
(2)規則排列金剛石鋸切工具新技術和裝備的開發及推廣應用;
(3)固結金剛石線鋸的開發及其產業化
(4)打造世界一流的金剛石串珠繩鋸生產基地
(5)深層石油天然氣鉆采用PDC切削齒的開發
(6)超硬材料復合刀具的綠色切削
(7)陶瓷立方氮化硼砂輪高端產品的開發應用
(8)超硬材料涂附磨具的開發及產業化
(9)納米金剛石應用技術的開發及其產業化
(10)寶石級大單晶金剛石的商業化生產
(11)開發超硬材料制品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及其推廣應用
(12)合成微粉級金剛石
(13)人工合成傳壓密封價質的開發與應用
下部: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擬邀請行業一些有代表性的老領導、老專家、優秀的企業家和學科領軍人物來參與寫回憶性文章,以及各個發展歷程中的趣聞軼事。這樣對使發展史的內涵既可具有寬容性,又可具有趣味性,以給我們留下美好的的思念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結語
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升級和結構調整,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改變了世界金剛石產業的格局,奠定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堅實基礎,使我們看到了實現超硬材料強國的曙光!
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金剛石在世界市場中仍以中低檔產品為主,高端產品仍為發達國家所控制,說明結構調整任重道遠!為此,我們必須盡快轉變生產方式,以質量型發展替代數量型發展模式,才是改變這種令人尷尬局面的必由之路。
喚起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的企業領導、科學技術工作者和廣大工人對我國超硬材料發展歷程的記憶,了解前輩們的艱苦創業精神,激勵后人的斗志和工作激情,
專家們認為,組織編寫五十年超硬材料工業發展史是行業的一件大事、好事、非常有意義的事,工作量相當大,辦起來是會有一定難度的。不過,只要我們群策群力,知難而進,就沒有辦不成的事。這點我是充滿信心的!我想大家會有同感,對吧!雖然我們這個行業不大,可涉及的學科還是蠻多的。為了把這件大事辦好,其總體思路應當是:
1 圍繞重大技術成就,回顧行業發展的歷程,總結經驗,以史為鑒,激勵今人,開創未來。
2 尊重史實,突出重點,兼顧全面。
3史料取材力求客觀、真實、公正、豐富多彩、有代表性。
4文字要精練,語言要生動,敘述風格應有別于技術性文章,但又不能沒有技術內涵。
5 編成為一部可讀性較強的歷史啟智書,催人奮進的傳記性行業發展史。
本發展史成書后分上下兩部分,即“中國超硬材料發展史(上)—輝煌五十年”和“中國超硬材料發展史(下)---崢嶸歲月稠”,前者為“全史”,后者為“花絮”,上下呼應,相映成趣。讀之,有成就感,令人享受,振奮精神;有啟示性,路徑清晰,以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