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協兩會已于3日拉開帷幕,兩會提案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話題。隨著我國汽車工業日益發展壯大,汽車已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普通家庭中,隨著國家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臺以及汽車產業對于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等,人們對汽車產業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基于此,筆者認為關于汽車行業的提案在今年也將會成為兩會上最受關注的焦點。
零部件產業與汽車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零部件產業將會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而發展。在兩會舉辦期間,關于汽車產業的提案備受關注,筆者認為汽車零部件產業也會得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從2009年初開始,為幫助企業應對金融危機,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產業振興規劃。其中,對于占有經濟主導地位的汽車產業,推出了《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包括培育汽車消費市場、加快老車報廢更新財政補貼、清理公路收費、政府采購自主品牌比例、促進規范汽車消費信貸、規范二手車發展、加快城市交通體系建設、完善企業兼并重組、支持企業研發等內容。在兩會期間,汽車界代表們定會針對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做出相應提案。并據業界猜測:汽車下鄉及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兩會期間的熱點議題。
據了解,汽車下鄉做為《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當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主要受益者將會是微客和輕卡。除了從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 日,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之外,國家還將從今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調整政策的出臺將會帶動微客及輕卡的市場需要,那么微客及輕卡零部件市場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加。雖然汽車下鄉實施細則還未公布,但隨著兩會的召開,我們相信經過兩會代表的群策群力,定能將利好政策進一步的細化和完善。進一步真正實現拉動汽車內需,帶動國內汽車企業以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有望成提案集中區,或將帶動蓄電池及節能環保零部件相關企業的發展。
在《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中央財政安排補貼資金,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廣,并強調要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加強自主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在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提交了5份提案,包括盡快出臺甲醇汽車國家標準、盡快完善與嚴格執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李書福認為,甲醇燃燒熱效率高、排放清潔,且相對于其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投入相對低。因此,他建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及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盡快完成甲醇汽車的國家標準的制訂工作,或者借鑒新能源車輛準入管理辦法制訂甲醇車的準入管理辦法,通過劃區域試點運行等措施推動這一節能環保產品盡快得以應用。從李書福提交的提案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具有節約環保型的汽車零部件在今后的汽車零部件供應當中肯定會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