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石材產品出口形勢2008年比上一年更為艱辛.但我國石材業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加大行業調整力度,貿易額較上年仍有較大增長。進出口貿易合計近5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7.14%。其出口39.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06%:進口15.45億美元,同比增長22.72%。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石材工業進出口平均增長率高于建材其他一些行業。但數字后的分析也警示我們,石材出口首次出現了效益“個位數”增長,進口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外匯支出明顯增加,國內大理石深加工勢頭放緩。
據國家海關總署透露,剛剛過去的2008年,我國石材業雖然同全國其他行業一樣經歷著貿易艱辛的一年,但我國石材業因勢利導、開辟新市場、充分用好國家鼓勵政策,全年仍實現石材出口額39.43億美元,出口石材達2833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5.06%和2.57%。而石材進口額達 15.45億美元,進口石材819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了22.72%和13.28%。石材進出口額合計54.88億美元,進出口石材3652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7.14%和4.82%。石材行業貿易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也使我國獲得了稀缺的裝飾石材,為我國的基礎建筑業、裝飾業提供并豐富了部分裝飾裝修材料。
據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石材業在過去的-年里,出口同樣數量的產品.大約少得到11%的外匯,進而用外匯換取國內人民幣也相對減少,使企業國內效益進一步降低。若從整個行業出口情況來看,用2008年出口價值增長的數據15.06%來抵消匯率變化的損失,石材出口則首次呈現效益“個位數”的增長。
而進口的數據顯示,外匯15.45億美元比上一年凈增了2.87億美元,大幅度增長的用匯量主要用在了進口大理石板材上,這是因匯率變化造成用美元進口大理石板材比進口大理石荒料進行加工更為合算造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或國內大理石板材生產廠開工不足、部分企業停產的原因之一。多年來,我國一直是以進口大理石荒料、板材、花崗石荒料為主,至今仍沒有根本變化。但2008年進口板材增長較大,幾乎與進口大理石荒料呈1:1的比例(上一年僅為進口大理石荒料的1/5),業內人士預計,由此將可能引起行業產品結構的重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