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因環保節能,取之不盡等諸多優點,以及全球對環境保護愈加重視,各國紛紛出臺政策加強太陽能、風能等綠色環保新能源的扶持力度。2009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就是一個開始,隨后各種意見措施相繼發布,因而作為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組件——多晶硅也隨之被極大地關注,眾多多晶硅廠家紛紛成立。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也在穩步向前發展,各種良好因素促使多晶硅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的積極發展。截至2010年底,我國多晶硅產能、產量分別達到8萬噸和4.35萬噸,占全球的48%和25.7%,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預計2011年我國多晶硅產能、產量將分別達到12萬噸和7萬噸,而全年國內光伏發電對應的多晶硅需求僅1.6萬噸。
由于初期高純多晶硅設備、技術被國外大廠所壟斷,以至于原材料稀缺,價格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居高不下,這也從一方面推動了我國多晶硅產業的發展,眾多資本涌入太陽能多晶硅產業。但是近期硅料市場表現低迷,連續很長時間處于持續走低狀態,我國多晶硅企業與這些硅料的價格緊密聯系著,因此多晶硅的價格連續數月下滑,甚至已經低于大部分國內多晶硅企業的成本線以下,目前多晶硅價格維持在30美元/公斤,甚至相較于之前還上漲了3.68%,但這仍然在國內企業的成本線之下。
2011年初以來,歐洲各國爆發債務危機,因此對光伏的補貼也一降再降,光伏多晶硅的需求也處于下滑趨勢,多晶硅庫存積壓嚴重,價格一路下滑。終端市場需求的萎縮,加上國內外多晶硅產能的釋放,導致多晶硅產品價格一路下滑。我國以多晶硅為代表的光伏產品95%依賴出口歐美市場,因此一旦歐美國家經濟政治發生變化,將會嚴重制約我國光伏企業的生存狀態。國內光伏企業應該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目前國家也相繼出臺了系列措施鼓勵光伏產業發展,而且近期多晶硅價格跌破成本線,導致一部分光伏企業倒閉,雖然歐美市場需求不會有太大的增加,但是日本和中國市場將會有一定的增長,這些都會促使多晶硅價格穩定及下游市場回暖趨勢逐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