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2015年,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元人民幣,較過去五年翻一番。同時,《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即將出臺。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和中國節能減排的承諾,是推動節能環保產業持續發展的宏觀因素。隨著政策、技術、資金等各項微觀條件的不斷完善,節能環保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呈現龍頭帶動、多點開花的局面。
今年來我國環保有關的政策密集發布,推動節能減排業的發展,國家補貼資金的下發又給市場帶來一輪輪投資熱情;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宏觀因素和微觀條件在不斷完善。據悉,《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左右,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其中,核心領域的環保裝備產業和環境服務業產值分別各達5000億元。同時,國家鼓勵有實力的節能環保類公司做大做強,“十二五”期間,要形成100家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環保企業,其中包括50家環境服務型企業。
從產業涵蓋范圍而言,節能產業涉及電機節能、余熱和余壓利用、建筑節能以及綠色照明等領域;環保產業涉及到脫硫脫硝、固廢處理、污水處理以及清潔煤技術等領域。比如在省電節能方面,智能電網將成為未來電網投資的重點,“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電網智能化投資的總額為2861.1億元,年均投資為572.2億元,較“十一五”250億元的年均投資大幅翻番。涉及到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及調度等六個環節,上市公司新聯電子、東軟載波、國電南瑞、榮信股份、思源電氣等發展潛力被看好。
環保產業中,大氣污染治理以火電脫硫脫硝和鋼鐵脫硫為主,利好龍源技術、龍凈環保、九龍電力、永清環保等大氣污染治理企業。同時,城市礦山和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的利用和建設方面,將受益的個股有格林美和維爾利。業內人士稱,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節能環保行業的總產值將占GDP的7%-8%,節能環保產業有望在未來5-10年迎來飛速發展,整體增速有望保持15%-20%,重點行業龍頭有望達到30%。變頻器、余熱利用、脫硝及垃圾處理等相關行業中的天立環保、龍凈環保、盾安環境和杭鍋股份等將明顯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