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十二屆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在溫舉行,這是全國擔保業一年一度的年會。“往年的年會都放在省會城市舉行,今年打破慣例從省會城市移師溫州,一方面是看中溫州民營經濟發達、草根金融備受關注,另一方面也是在當前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對溫州穩定金融秩序充滿信心。”聯席會議召集人張利勝表示。
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擔保機構600余人參加此次會議。與會人員和來自經濟界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對溫州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表示關注,認為溫州市委市政府的各項舉措積極給力,并進一步提出多條建設性意見。
雖然面臨困難,溫州金融基本面是好的
“溫州經濟金融基本面是好的,著力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困難,特別是融資難問題,確保經濟金融形勢穩定,是當前首要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發言時中肯地表示。
夏斌分析了當前國內外復雜而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他表示,整個貨幣政策完全放開還不合適,中國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都將實行相對穩健的貨幣政策,解決目前問題必須更多依靠財政政策。
會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股權基金協會會長邵秉仁也表示同樣的信心,“今年以來,中小企業頻頻遭遇物價上漲、成本上升、宏觀緊縮、融資難等問題,確實比較棘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溫州經濟底子好,政府扶助、銀行幫助、財政支持、企業自救等各項舉措也正在積極實施。對于溫州穩定金融秩序,幫扶企業走出融資難困境,我們有信心。”
“溫州政府果斷采取有效舉措,銀行、行業協會及社會各界攜手扶助企業共渡難關,這些都表明溫州依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經得住考驗的城市。” 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秘書長、全球并購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巍則快人快語,力挺溫州。
對于我市當前采取的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資金扶持、確保小企業貸款增速高于貸款平均增速、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等一系列舉措,王巍認為,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同時為溫州金融業創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和條件。
“溫州作為中國民營經濟先發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一直與民間金融相伴相生。正確看待當前溫州經濟金融方面的問題意義重大,不僅是破解經濟轉型難題的基礎,更有望使民間金融借此走出一條規范管理、健康發展的新路,對全國而言,也具有深刻的借鑒作用。”王巍表示。
扶助中小企業,金融體制創新是根本
眼下溫州企業最為關心的熱點,一是如何盡快走出當前困境,二是如何解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要解決融資難問題有很多政策空間,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
夏斌稱,溫州今天的問題,除與金融機構布局、民間資本進入正軌金融領域遭遇“玻璃門”、“彈簧門”等因素有關外,也是利率雙軌制、貨幣投放過大、流動性過剩等原因造成。“銀監會、央行的統計說中小企業貸款增速很快,但這一統計結果,卻與小微企業的真實體會反差很大,這說明存在著數據不對稱、政策不對接的問題。”夏斌認為,當前要真正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需要深入基層、深入市場,進行制度細節的調研,急需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養命錢”融資網開一面,在貸款調控總量不變的前提下,放松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貸款限制,提出具體可操作性的管理細則。并建議監管部門在統計科目、貸款要求、監管標準等方面立即跟上配套調整。
“為解決溫州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溫州政府已經出臺并落實一系列信貸支持措施,國務院剛剛出臺的金融財政政策,也明示銀行對小微企業需加大500萬以下額度貸款,適度提高對小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這些政策和措施,都可以對穩定金融秩序起到積極作用。”夏斌說。
對于金融機構信貸支援小企業,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會長卲秉仁也直言不諱地表示:“現行的銀行管理體制一時難以改變,根本上仍需要強化金融體制改革,讓民間資本陽光化,促使其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這才是溫州未來希望。”
王巍作為股權投資方面的專家,十分看好溫州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他說,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更需要依靠金融改革創新與市場本身的智慧。“一方面銀行要把中小企業真正作為金融重點支持對象,強化資金要素保障;另一方面民間資本要得到陽光化、規范化的發展,比如加快推進擔保業務集團化,實行各擔保機構之間跨區域、跨行業的合作等,由此才能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
他表示:“有危就有機,對于溫州而言,這是一次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大好機會。”他建議溫州大膽開展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試點工作,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使民間資本與經濟發展實現更好的對接,積極引導民間金融規范發展,“溫州有望走出一條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具有溫州特色的金融改革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