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煤城”著稱的雞西市,當下,正在為自身的重新定位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轉身之旅——因“石墨”產業鏈短期內的高密度聚合效應再次在國內引爆開發投資熱潮。近期以來,北汽集團、雞西貝特瑞石墨產業園有限公司、雞西金宇石墨有限公司等一批石墨深加工項目相繼開工;梨樹區與中國地質大學共同研發的石墨提純等項目簽約;麻山區與中國地質大學簽約石墨尾礦綜合開發利用、污水處理兩個環保項目的簽約,標志著我市正在進行石墨產業進行資源整合、企業整合、產品整合、市場整合的華麗轉身,正在走出一條向不斷延伸的產業鏈要發展,向研發和產銷高精尖系列產品要效益,強力打造“中國石墨之都”的跨越式發展之路,石墨產業將逐漸成為我市經濟轉型發展新的增長極。
作為一種戰略資源,石墨素有“黑金子”的美譽。它不僅普遍應用于一般工業和消費領域,還廣泛用于一些特殊的工業領域。在發達國家,石墨產品已作為新能源材料技術的代表。正基于此,我市瞄準石墨的巨大市場空間,把石墨產業目標指向石墨精深加工。通過“建鏈”、“增鏈”和“補鏈”,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推動石墨產業逐步向深度和廣度延伸。目前石墨產業已初步形成由礦石粗加工到石墨—球形石墨—包覆石墨—鋰電負極材料等七個產業鏈條。
大力發展石墨產業,我市占據得天獨厚的優勢——石墨資源豐富,尤以擁有大鱗片晶質石墨而享譽國內外,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質大型石墨礦床,并早已成為我國石墨重要生產原料基地之一。目前,我市已探明石墨礦石儲量8億噸,亞洲居首;已有石墨采選企業32戶,年選礦能力26萬噸;石墨深加工企業4戶,集開采、洗選、深加工為一體的石墨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
2010年,雞西市石墨產量19.6萬噸,實現產值10億元,利稅6330萬元。今年1-4月份,全市石墨產量2.58萬噸,同比下降21.8%,而產值卻達到9857萬元,同比增長49.4%,實現利稅1424萬元,同比增長95.6%。產量下降,產值增長。精深加工、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引入給這一產業帶來的良性發展趨勢已初露端倪。
去年以來,雞西市抓住國家和省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及石墨精深加工技術成熟、市場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石墨精深加工產業,努力實現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發展石墨新材料產業是全省今年確定的“十大產業”重點之一,培育和壯大石墨新材料產業是雞西市調整產業結構的重點發展方向。為此,雞西市聘請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等部門的專家,編制《雞西市“十二五”石墨產業發展規劃》,整體規劃了恒山、麻山兩個石墨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高純石墨、球形石墨、膨脹石墨、鋰電負極材料等石墨深加工產品及高檔石墨制品。目前,園區內道路、供水、供電、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建成,已有9戶企業入駐。同時,由市工信委、國土資源局、環保局等部門組成的市政府調研組,對石墨采、選企業進行全面調研,摸清了全市石墨資源的分布及開采情況,掌握了我市石墨企業基本情況。今年上半年,雞西市下發《關于加強石墨資源管理的通知》,提出石墨資源整合意見,鼓勵石墨企業合資、合作和重組,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雞西市石墨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強大政策支撐。
豐厚的資源優勢,優越的投資環境,使雞西市這棵“梧桐樹”引來了多只“金鳳凰”。今年3月份,在北京召開的雞西市石墨產業推介會上,包括北京汽車集團在內的6家國內戰略投資者就共同開發石墨產業項目進行了合作簽約,簽約總額達41.7億元。其中,北汽集團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三期項目總投資25億元。
到2016年,項目可全部達產,屆時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及國際一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年產石墨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制品可達10萬噸,實現產值100億元。目前,簽約的6個項目中已有5個開工在建。此外,推介會后我市有兩戶企業與參會的域外企業進行了對接。其中青島岳石石墨有限公司與雞西市環宇石墨有限公司簽定3000噸可膨脹石墨項目合同,目前也已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雞西市以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平臺,積極與國內外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加強石墨精深加工技術的研發和引進,推出一批符合我市資源特點、適應市場需求、搶占行業制高點的新技術、新產品,加快了產業升級和戰略升級。目前,雞西市利用石墨尾礦砂生產燒結空心磚和陶瓷濾料項目,產品已投入市場;貝特瑞石墨產業園有限公司利用石墨尾料生產增碳劑已列入企業發展計劃,與有關大專院校聯合開發利用石墨尾礦砂生產特種陶瓷制品,正在進行小試。這些產品的問世,填補了行業及我省空白,節約了土地占用,減少了環境污染,延伸了產業鏈條,推動了我市石墨走出一條集約發展、健康發展之路。為把雞西打造成中國石墨產業鏈長最長、石墨項目最好、石墨品牌最響、石墨加工園區最高端、石墨產品市場份額最大的“中國石墨之都”插上一雙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