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貨幣政策從緊,通脹預期高漲的雙重壓力之下,原本就“很差錢”的中小企業,如今更叫“渴”不迭。在此背景下,針對中小企業的多項扶持政策正緊鑼密鼓加緊醞釀。
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打響了系列扶持政策的頭炮,這也意味著隨后出臺的政策將有的放矢,更具針對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標準首次在企業劃型中增加“微型企業”一類。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明確,將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扶持力度。
由于中小企業覆蓋面過寬,致使企業群體中最弱勢、最需要扶持的個體難以享受優惠政策——這一長期桎梏中小企業發展的困局終獲破解。工信部等四部門昨日聯合發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首次在中小企業劃型中增加“微型企業”一類。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新增微型企業標準,有利于明確重點,出臺更有針對性、時效性的優惠政策,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扶持力度。
新標準更趨全面
這次中小企業劃型標準修訂是我國歷史上的第8次修訂,也是涉及面最廣、行業面最寬、劃型較全的一次。新標準基本涵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涉及84個行業大類,362個行業中類和859個行業小類,新增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
四部門相關負責人昨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此次修訂標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原標準“存在一些缺陷”。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劃型標準中,都有微型企業標準。據朱宏任介紹,我國原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只有中型和小型,已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和行業變化,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微型企業得不到應有的政策扶持,社會各方面反映強烈。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主要是小企業和微型企業“融資難”,找出問題的關鍵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措施。
為此,《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在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基礎上,增加了微型企業標準。按照新標準,農、林、牧、漁業營業收入5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工業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1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5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房地產業營業收入1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200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
“微、小”企業將成政策重點
四部門明確,根據新標準,小型和微型企業將成為今后政策扶持的重點。“國家將著重優化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研究出臺普惠性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此外,據記者了解,新標準還將個體工商戶納入標準范圍。朱宏任表示,修訂后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對研究和實施中小企業政策、加強分類指導、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標準覆蓋面廣、劃分細致,充分考慮了各個行業的特點,有利于建立中小企業分類統計制度和信息管理,真實反映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狀況。
其次,小型和微型企業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科研能力總體偏低,但是企業中比例最大的群體,也是弱勢群體。新標準劃出了微型企業標準,有利于明確重點,出臺更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此外,小型和微型企業是勞動力就業的主體,通過修訂劃型標準,有利于現階段在兼顧勞動生產率的同時更注重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