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數據顯示,6月份多晶硅現貨價格月度環比下降了28%,至53.4美元/公斤;6英寸的多晶硅硅片價格6月份下降了23%,達到2.39美元/片的新低;更下游的多晶硅組件價格則下降了15%到0.92美元/瓦。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上的相關產品價格延續價格大幅下挫的趨勢,表明世界光伏產業正在進入一輪低迷期。
為應對全球光伏市場即將到來的“寒冬”,前不久英利集團舉行了萬人誓師大會。英利高層認為,目前全球光伏行業的低迷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在未來18個月左右的時間內行業都將處在一個發展較為緩慢的時期。業內類似這樣的觀點比較多,大都認為世界光伏行業在進入這一輪低迷發展期以后,要等到2013年才能實現恢復性增長。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認為,太陽能光伏行業實現恢復性增長,可能要快于業內預期,該行業大致在2012年上半年就會走出緩慢發展期,重新步入正軌。此輪光伏行業進入低迷期是受到了歐洲國家紛紛下調光伏上網電價補貼的直接影響,但正是由于這些國家的補貼政策“矯正過旺”,造成了近來當地光伏裝機容量的增速明顯放緩,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進一步大幅降低光伏補貼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這為世界光伏行業在明年上半年實現恢復性增長奠定了基礎。
另外,此次光伏行業發展速度放緩,并非是因為受到諸如金融危機這樣的宏觀環境影響,消費者收入水平降低,進而引起他們購買光伏產品的意愿降低所致。此次光伏行業進入緩慢發展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政府補貼下降幅度暫時超過了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幅度,使投資者收益受到一定影響;二是,2010年世界光伏產業的迅猛增長勢頭,帶動了許多企業高速擴張產能,目前正值這些新建產能投產之時,大規模新建產能的集中釋放給市場帶來了很大消化壓力。
李勝茂認為,消除上述兩種因素對太陽能光伏行業的不利影響,需要的時間并不會太長,這就決定了光伏行業不會長時間處在緩慢發展期。對于具有資金和技術密集性特征的光伏產業,在產能出現過剩后,光伏企業一方面會低價出貨,這樣雖然短期內企業利潤率會受到影響,但是依據現階段技術進步的速度,半年左右的時間完全能夠改變被動降價帶來的企業利潤率下滑趨勢。另外,光伏企業還會降低產能有效利用率,逐漸扭轉光伏行業庫存過快增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