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下鄉“錢”途光明
自改革開放起來,我國陶瓷經濟飛速發展,大中城市的一線市場已經處于飽和狀態。如此一來,陶瓷行業將發展目光投向了三、四級縣區市場,這里蘊藏著等待開發的“黃金”。據調查,目前大部分陶瓷企業的網點還沒有建設到縣一級去,更多的還是集中在地級市及少數發達地區縣城的市場中。
2010年,繼家電、汽車下鄉之后,中央“一號文件”將建材下鄉列入拉動惠農的政策中,而在去年11月份,51家陶瓷衛浴企業和建材物流企業的入圍讓廣大陶企對縣區市場、農村市場的開拓充滿期待,更多陶企表示不愿放過這塊“蛋糕”。很多陶企已經開始著手調整營銷策略,開始在做網絡下沉工作。隨著建材下鄉工作的開展,一批品牌企業為了搶灘鄉村市場,將重新設計產品,打造更適合農村消費的產品,由此而引發物流渠道、質量監督、售后服務的進一步完善。商機無限的同時,“頭破血流”的市場競爭局面也難以避免。
房產新政影響深遠
2011年年初,為進一步鞏固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國八條”、房產稅、個人住房公積金利率上調等房產新政陸續出臺,調控進一步升級和深化。目前,從各大媒體報道來看,房產新政的推出使得看房人士寥寥無幾,買家集體觀望,短期內我國各大城市樓市成交量迅速下降。
一直以來,國內陶瓷衛浴行業的發展都與城市建設、樓房建設緊密相連,所謂“地產與陶瓷堪稱情同父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次政府一系列調控和抑制房價政策更能看出中央政府對于持續高漲的房價的高度重視。
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我國房地產市場將逐步實現理性回歸,不少房地產商對此持觀望態度,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樓市很可能會出現量價齊降的局面。因此,今年新樓建設的整體速度將會減緩,家居建材行業作為房地產業的下游行業,國內陶瓷衛浴產品銷售勢必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上半年更是如此。
出口外銷形勢嚴峻
2011新年伊始,胡錦濤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美方稱這次訪問為“歷史性的訪問”。胡錦濤主席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聯合采訪時,強調:“中美和則兩利,斗則俱傷。兩國應該摒棄冷戰思維。”中國外交部也在1月18日表示,中國承諾將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同時也強調匯率并非導致中美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
近期,一些專家預測,人民幣2011年可能升值4-6%。人民幣升值除國際推動因素外,從國內看,也存在以人民幣升值抑制通脹的需求。1月11日央行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847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由于我國陶瓷出口企業大部分采用美元結算,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導致了出口企業的利潤被吞噬,加之國外反傾銷的影響,2011年我國建陶衛浴在出口外銷方面形勢嚴峻。近幾年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外銷陶企加速轉型,開始布局國內市場,這也使得2011年陶瓷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網絡營銷日漸盛行
如今的網購可謂“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廣大消費者不可或缺的生活形式之一,尤其是網絡團購的成功實現。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網絡貿易額達到20000億美元,約占全球貿易總額的42%。網絡市場的搶灘也是2011年廣大陶企激烈爭奪的“領土”之一。
網絡營銷是電子商務的一個部分,而國內建陶企業對于網絡營銷的應用也還只是處于最初的嘗試階段。真正的電子商務是“將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絡化。”對于建陶行業來說,通過網絡,實現經銷商的在線訂單、消費者購買、收集消費者數據以及消費習慣,并將這些信息直接呈現在生產端、物流端從而一步完成從下單到出貨到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環節。
隨著網上購物的日益盛行,部分有市場前瞻性的陶瓷企業紛紛試水電子商務,推行網上服務渠道。目前陶瓷行業已經有東鵬、馬可波羅、金意陶、孔雀魚馬賽克以及上海娃娃家家藝術磚等陶企作為先行者在淘寶開設了網店。
消費偏好難以掌控
“市場競爭,決戰終端”。陶企生產怎樣的產品、提供怎樣的服務都依賴于消費者的偏好,都離不開消費者的參與。今天的消費者不管消費不消費企業的產品也要評頭論足,消費者不再處于被動,他們希望能隨時與企業對話,并且不相信權威,更相信直覺和口碑,這預示著產銷合一的時代已經到來。
陶企想要占據市場,就需要竭盡其能地去“討好”消費者,獲取他們的青睞。2011年,陶企的競爭也是新一輪爭取目標消費群體的對決。而消費者的偏好還有待市場檢驗,尚難以掌控。
對此,陶企應該關注以下幾點:一是新健康消費的崛起。受到三聚氰胺、H1N1等的影響,消費者對于健康、綠色、環保概念的陶瓷產品較為偏愛,陶企樹立健康環保的品牌形象將會給產品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二是平民化精致生活趨勢的出現。一個新的平民化的陶瓷消費市場出現,即通過陶瓷產品可以滿足中等收入但是追求時尚的消費者心理,同時又符合他們的購買能力的市場。陶瓷高端品牌將在高低兩端展開競爭,為滿足“全民精致”的大潮,高端陶瓷品牌必須調整相應的市場策略,推出滿足下一階梯消費市場的產品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