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16日報道,由國家工信部牽頭、發改委等9部委聯合制定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初稿)已經草擬完畢,明年二月有望正式成稿。根據《規劃》初稿,國家有關部門預計到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翻兩番,并在GDP中貢獻率大幅提高。此外,“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將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商務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
據參與規劃的知情專家透露,“十一五”期間,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以網盛生意寶、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等為代表的國內電子商務逆勢上揚,不僅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而且帶動了一大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因此在“十二五”規劃中,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目標國家將有更高的預期。而與“十一五”不同的是,“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將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分支,將是下一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重心。此外,電子商務的應用領域也將進一步拓寬。
對此政策面利好,大同證券分析師付永翀表示,直接受益的將會是純正的電子商務企業,比如生意寶、焦點科技等。其次,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有效地帶動物流產業的發展,一些物流企業也將從中受益,比如中儲股份、鐵龍物流。最后,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網絡建設的提升和更新,這對一些網絡信息化建設的個股有利。
傳統企業將深化電子商務應用
“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推動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和深化,包括推動大型工業、商貿物流、旅游服務等傳統企業深化電子商務應用,提高網絡采購和網絡銷售發展水平;促進移動電子商務等創新型電子商務發展等。此外,鑒于目前電子商務的統計口徑尚不規范,建立嚴謹的電子商務統計體系也成為“十二五”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
消息顯示,此規劃初稿目前有兩點值得關注。首先,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也將被應用到電子商務之中。據知情人士透露,對于云計算這樣的新興技術,目前缺少的正是落實的“抓手”,而電子商務產業鏈整合及物流配套,正是這些新興技術的“用武之地”。
其次,在支撐體系建設部分,電子認證、電子支付、現代物流、標準體系、信用體系等都將被納入其中。特別是“電子支付”,隨著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出臺,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布也被提上日程。對此,知情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會促進電子支付的規范交易,既會扶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又會鼓勵草根的模式創新和集成創新。
據悉,接下來,編寫組還將就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進行集中編寫,對于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經濟指標、創新能力目標、應用普及目標、龍頭企業發展目標、以及產業布局等目標進行更細致的明確。明年二月有望正式完稿。
新興產業引領經濟“突圍”
據專家預計,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取得突破。尤其,信息網絡技術將帶動制造業升級,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推動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建立,前景可期。而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目前的一個關鍵是以技術進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勞動生產率高的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br />
具體而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日前強調指出,“十二五”電子商務迎新機遇;以國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契機,在建立完善體系的基礎上加快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物聯網、平板顯示、半導體照明等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的標準研究和制定工作,力爭取得突破。同時,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促使自主創新、知識產權標準和產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大力支持自主、可控、核心技術成果向標準化工作的轉移,研究創新工作與應用的模式,把技術優勢通過標準工具轉化為市場優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則建議,2011年財政政策的重點應是:加大對重點產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差別化扶持,避免出現在建項目及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的斷檔和缺失,合理適當減稅。(綜合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