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2月20日報道,日本科學家近日成功合成了世界上最堅硬的金剛石,其直徑超過1厘米,與其合作的公司稱力爭最快明年投產。這種圓柱形的金剛石是日本愛媛大學...
一個由美國和英國天文學家組成的專家組日前宣稱,他們發現了首顆碳元素密度超高的行星。他們的發現將是對“鉆石星球”存在的有力證明。研究人員稱,這個發...
西班牙物理學家發現,通過移除石墨材料表面的單個原子,制造原子空位,可使石墨中產生局部磁矩。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開發利用非金屬材料和生物兼容性材料來制造磁體的新方法,而且可...
日本東北大學與會津大學日前在合作研究中發現,由碳素材料石墨烯(graphene)中產生所謂太赫茲光的電磁波。確認了在硅基板上制作出的石墨烯薄膜,一照射到紅外線,只需短暫...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光電材料中心(Electro-OpticsCenterMaterialsDivision:EOC)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地在4英寸(100mm)大小的...
科技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以國科發火[2008]172號文發布《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特別注明“六面頂...
照片中顯示了碳原子電子云(藍色部分)的幾種組合方式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烏克蘭科學家近日成功捕捉到碳原...
4月17日出版的《科學》雜志發表特邀綜述論文,闡述了利用納米尺度共格界面強化材料的研究成果。此項成果由中科院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研究員盧柯、盧磊與美國麻...
美國兩組科學家成功地使用圓柱狀的碳納米管制造出了幾十納米寬的石墨烯帶。這些石墨烯帶的應用范圍涵蓋太陽能電池、計算機等。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6日的《自然》雜志上。一直以來,...
最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研究員成會明、任文才研究小組在石墨烯的控制...
最近,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資助下,在石墨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人員利用六炔基苯在銅片的催化作用下發...
科學家要看,宗教者應學宋健民宇宙叢書從科學的「大霹靂」,經生物的「演化論」,到人類的「造神說」1.PixelsofSpace-Time:TheBuildingBlock...
獲得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被大家熟知的自旋電子學2008年又獲進展——科學家實現了對金剛石中電子自旋的操控。來自荷蘭和美國的一組科學家在一個...
科技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以國科發火[2008]172號文發布《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特別注明“六面頂...
德國和西班牙兩國科研小組合作,利用紅外線納米近場顯微鏡發明了一種無干擾檢測納米半導體材料張力的新方法,這一新方法為科學家研究半導體材料的物理性能,以及測量納米級半導體元...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網2006年11月6日報道Sandia的Z儀器能創造超過海平面大氣壓1000萬倍的壓力,使金剛石變成一攤液體。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在極端壓力...
俄國科學家最近制備出一種摻硼金剛石,這種金剛石因具有特殊的超導特性而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金剛石原是電絕緣體,硬度極高,導熱性比銅好,這些優良性能源于它所具有的特殊結...
據吉林大學消息: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馬琰銘教授與德國馬普所Eremets教授和瑞士蘇黎世高工Oganov教授等科學家合作,在高壓下堿金屬鈉的結構相變研究上取得...
2月7日,中國超硬材料網總經理石超一行走進鄭州沃德超硬材料有...
10月28日,中國超硬材料網總經理石超、顧問呂華偉、南陽富櫳...
中國超硬材料網將通過一件件大事件回顧2023年的超硬材料行業華麗蝶變,在回顧和盤點中,溫故知新!
2023年9月20日,時隔四年,期待已久的第六屆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會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推動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強國內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