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刀頭市場今年較以往競爭的更加激烈,已經有不少抗風險能力較低的廠家停止生產甚至轉行,其中本地客戶較多。而刀頭的整體質量情況應是“穩中有降”,這句話主要反映的是規模大的廠家的刀頭質量變化不大,為“穩”;而其它小一點的廠家,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降低成本,導致刀頭切割平方數不升反降,這為“降”。根據市場及行業情況,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刀頭價格競爭日趨激烈,迫使刀頭向低端發展。
目前刀頭市場基本上都是供大于求,價格戰是無法避免的,面對同一個石材廠家,為了自己的刀頭能銷售進去,競相壓低價格。而這背后的情況是,并不是把刀頭價格降下來,就能很快地拿到貨款,也就是不論刀頭什么價格,都存在“押款”現象,這樣導致刀頭利潤低了,風險會更大,只好來降低成本追求利潤,降低風險。
降低成本也只能從金屬粉和金剛石兩方面入手。降低金屬粉的使用成本,也就只有從低成本的粉末著手來做,增加鐵粉的用量。雖然只要掌握好鐵粉末著手來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以鐵代鈷”,但是關鍵的是很少有人能完全實現這一點,從而胎體的性能有所降低。燒結工藝掌握較好的能起到一部分彌補作用,掌握不好的只有減少自己的生產量,最終也只能停止生產;降低金剛石的成本,也只有通過降低金剛石品級(雖然金剛石價格下降幅度也較大,下面還要談到這個問題,現在不予討論)。當剛石品級下降,金屬粉末走低端路線,刀頭的整體質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粉末工藝金剛石“一統天下”
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片狀工藝金剛石逐步退出市場,粉末工藝金黃剛石大有“獨步江湖”的意思,粉末工藝戰用片工藝不知道是金剛石行業的進步還是倒退,暫且不提。現在來說一下這兩種工藝的金剛石用在刀頭上對刀頭的切割效果肯定是不同的。通過和客戶大量的接觸,得出粉末工藝金剛石耐磨、切割平方數較高的結論。這都是反映在刀具使用以后的結果。真正地比較金剛石的性能那就不一樣了。我們知道刀頭的鋒利度和耐磨主要就是說刀頭的胎體和金剛石自銳性較好,就是一旦金剛石破碎就會迅速的脫落,露出新的顆粒來當磨料,也就是說刀頭的鋒利不能說明金剛石的鋒利性好。我們也都知道當粉末工藝金剛石出現到刀頭中時,出現了好多切不動被下據的現象,這都是很現實地說明了粉末工藝金剛石的鋒利性并不比片狀好。粉末工藝金剛石的勝利是市場和行業的“需要”。我們都知道,現在各地的石材廠的稅收大部分是通過電費的多少來反映,這就迫使石材廠家提高的電費效率,在相同的時間里切割的平方數必須增加,也就是刀頭的鋒利度性必須提高,這也是粉末工藝了展勢頭正猛的時候,二者相互成全。刀頭的鋒利性上來了,平方數肯定會在不同程度有所下降,這也是正常現象。但它的影響也就會出來了,它適應了石材廠家省電費的需要,但反過來,刀頭的價格又和平方數很大關系,平方數越高,價格也就越高,現在平方數下降了,那刀頭的價格也就可想而知了,這樣就又形成了一個不好的循環。
一、金剛石價格日趨下降的影響
現在市場上都知道,金剛石的價格是越來越低,可以說是“日新月異”。難道說是金剛石越真的不值錢了嗎?我認為不是的,這完全是為了適應市場。因為市場的現狀是金剛石供大于還應,你不降低價出售,有人降低價出售。這就是導致要競相壓低利潤來傾售。而又得不追求利潤,那也只好從成本上想辦法了。壓縮管理成本,銷售費用,當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只能從生產成本上控制,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盡量增大每柱合成棒的產量,減少合成棒的合成時間,也就是提高金剛石的生長速度。我們都知道鉆石的形成過程是很“漫長”的。當提高一個產品的生長速率,肯定會影響到工具的性能上來,現象就是和以前相同品級的金剛石達不到相同的效果。降低,品級下降,又形成了一個循環。
把這一點和第一點聯系起來,就很明顯地說明金剛石的降價也是刀頭走向低端發展的因素之一。
三、板材行業的發展影響
今年,石材行業形勢較以往也更加嚴峻,板材的利潤越來越低,只要不用現金,什么樣的刀頭都有適應的市場,也迫使與日俱增多的刀頭廠家走向走低端市場。
總之,這幾點都是“相輔相成”的,相互影響著,這一切導致了刀頭市場的“混亂”。但混亂是相對的,這也是市場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