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色行業某權威人士斷言:中國氧化鋁永遠不會成為第二個鐵礦砂。此言一出,無異于給業內人士吃了顆定心丸。
中國氧化鋁之所以不會成為第二個"鐵礦砂",在于中國擁有豐富而可靠的后備資源。首先是高鋁粉煤灰,量大質優,工藝成熟。除了內蒙古鄂爾多斯、準格爾之外,晉北朔州、忻州也先后發現氧化鋁含量40%以上的高鋁粉煤灰,且儲量巨大。以山西朔州為例,資料顯示"煤都"朔州煤儲量490億噸,煤灰份中Al2O3含量普遍較高,朔州神頭電廠,是華北最大電廠。現有多年堆存粉煤灰超億噸,每年仍排放粉煤灰500萬噸以上,電廠用煤來自附近礦點,而非上述三礦,與粉煤灰同樣Al2O3高含量的還有煤矸石、高嶺土。以煤矸石為原料制取莫來石的右玉某廠,所用煤矸石Al2O3含量在40%以上,同樣用以制取莫來石的懷仁某廠,所用煤矸石Al2O3含量為45%,煤矸石平均含煤20%,燃后粉煤灰Al2O3含量增高為50%~55%。高嶺土低鐵優質,Al2O3含量多高于40%,為國內外所罕見。朔州地區火力發電,1015年裝機客量達1700萬千瓦,達標后年排放粉煤灰1000萬噸以上。煤矸石產量為煤產量的15%,2015年煤矸石產量將達3300萬噸,兩項合計4300萬噸,足可供年產氧化鋁1000萬噸以上。
實驗表明:采用先進技術,灰中三氧化二鋁含量40%以上,溶出率可達85%,此時每3噸粉煤灰即可產出氧化鋁1噸,與進口鋁土礦相當。與此同時還可以副產大量高附加值產品,如羥基硅、硅肥、硅質土壤改良劑、脫硫石膏粉、水泥助磨劑、莫來石、鐵粉等,殘渣用以生產建筑材料,可實現無渣生產。
若能對外銷煤定點供應,專煤專用,或進行精選,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均將相應增長,尤其是進行精選,當精選煤灰份小于1%時,精選煤熱量可達5800大卡∕千克,從而普通動力煤便轉化為優質動力煤,增值35%以上,并減少物流量20%,降低電廠煤耗;高鋁尾礦則同樣加以開發利用,在產出氧化鋁上千萬噸同時,副產上述高附加值產品2000萬噸以上。
如此龐大而寶貴的后備資源,再加上非鋁礦開發應用,選礦拜爾法技術的強力推廣,中國氧化鋁何以會成為第二個"鐵礦砂"?但是,高鋁粉煤灰、煤矸石及非鋁礦物的開發利用畢竟是一個新的課題,要做好這篇文章并非易事,特別是長期以來人們對粉煤灰、煤矸石及其它非鋁礦物一向不屑一顧,如何轉變觀念是一大難題。
內蒙古自發現高鋁粉煤灰至今歷經十余年,后期由于政府扶持,華電、大唐等企業參與,步履加快,所建鄂爾多斯及托克托兩個氧化鋁廠,始得于近期投產。可謂舉步維艱。朔州高鋁粉煤灰2004年經過化驗證實,相去5年多,至今在地區13個重點粉煤灰開發利用項目中,不是生產水泥,就是生產墻體材料,致使大量高價資源白白浪費,而從中提出氧化鋁等高附加值產品項目卻無人問津;以粉煤灰為原料電熱熔煉鋁硅鈦合金項目,區區5000萬元資金跑了兩年,仍未落實。反之,若能轉變觀念慎微以待,借鑒內蒙古經驗,轉變發展方式,加大研發力度,由政府扶持、大企業參與,少走彎路,前景一片光明。
當今,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已成為社會共識。高鋁粉煤灰、煤矸石的開發利用,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保護資源、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建設兩型社會為宗旨,完全順應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循環經濟促進法》處置固體廢棄物的注重點,必將很快為經濟社會所認可、重視,對鋁工業來講更是關系到整個行業科學可持續發展。大勢所趨,可以預料高鋁粉煤灰、煤矸石與其它非鋁礦物一起,將打破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的不二模式,成為鋁土礦之外,我國氧化鋁資源多元化不可或缺的又一重要資源保障,讓"鐵礦砂"的陰影永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