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中國汽車市場在未來五年之內中國汽車業將保持每年15%到20%的速度增長,中國本土主機廠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而中國本土的零部件企業也將通過在國內外的并購進一步增加實力。
AlixPartners對中國本土及外資汽車行業供應商、整車廠的50位高管進行了深入訪問,以及對中國汽車行業進行調研,這是AlixPartners連續第三年在中國地區進行該項研究。
中國現在的13億人口中只有9.1%的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AlixPartners上海辦公室董事總經理羅曼說。6萬元的年收入被視為普通家庭購買第一輛車的分水嶺。
隨著這一部分人群的擴大,新車銷售將增加。羅曼預測到2013年,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的人口比例將上升到14%。他說,由于新車購買者收入有限,因此他們會傾向于買低價車,這無疑更有利于本土品牌。“今天國際品牌在中國擁有68%的市場份額。純粹的本土品牌只有32%的份額,”他說,“但是,中國品牌在不斷地擴大其市場份額。”
更多的并購
研究還顯示,去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幾近翻番,在全球同行業公司中盈利最豐。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收入在2009年已達約11,400億元人民幣,上升了23%。零部件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比整車廠高2個百分點,而本土的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幾乎是其國際競爭對手的兩倍。
萬向和濰柴等幾家主要的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以營業收入計已擠身全球主要的供應商之列,成為市場上的贏家。
AlixPartners在年度研究報告《2010年中國汽車行業展望》中指出,盡管從行業整合的角度看,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集中度仍然很低,業內預期整車廠的收購與兼并會增加。實際上,100%的調查受訪者預期,收購與兼并活動將于今年和明年增加,特別在中國本土市場。
AlixPartners上海辦公室董事包天安說:“業內在很多年之前就普遍預計汽車業的收購與兼并會增加。然而,盡管已有大量海外市場的嘗試和探索,大部分的企業意識到這當中的各種挑戰,不再繼續推進。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個案,譬如業界高度關注的吉利收購沃爾沃。”
包天安補充說,“展望今后,我們預期本土的收購兼并交易可望加速,并形成在國際市場更具影響力的本土汽車企業。在零部件行業,幾家中國的企業已經在歐洲和美國進行了收購,我們預期未來會有更多類似的收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