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德納米技術及納米標準化前沿論壇在蘭州大學舉行,“這次論壇將對中國納米技術和納米的重要應用,以及中德科研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起到推動作用” 此次論壇主席、原蘭州大學校長李發伸教授說。
這次論壇由中德科學基金研究交流中心、蘭州大學、北京大學聯合主辦。其間,將就納米科技發展現狀、新型納米材料、納米磁性、納米器件、納米加工、納米光學、納米技術應用、納米技術標準化等專題進行研討,同時將有39場報告,報告內容將圍繞納米技術的最新進展、解讀中國納米科技發展現狀、探討納米標準和納米量衡等熱點和前沿問題。
據介紹,納米技術是21世紀最重要的技術領域之一,它的迅猛發展將促進幾乎所有工業領域產生一場革命性的變化。納米材料是未來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物質基礎,許多科技新領域的突破迫切需要納米材料和納米科技的支撐,傳統產業的技術提升也急需納米材料和技術的支持。
中國科研在納米材料學、納米機械學、納米顯微學、納米測量學以及納米電子學和納米生物學、納米技術等研究和應用方面進展迅速。在納米材料制備與合成、納米材料計量、測量和表征技術及納米材料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均取得重要成果。
李發伸說,這次論壇在中國的舉辦,不僅為推進納米科學、納米標準研究,建立和加強中德及其他國家科學家在相關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平臺,也為推進和提高中德兩國納米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德科學家在2000年到2004年已在兩國舉辦五次以上雙邊論壇,它是納米技術和納米標準化的國際高級論壇。本次會議其間,有納米材料國際委員會前主席H. Hahn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伊萬諾夫、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主編Paul Weiss、法國科研中心光子與納米結構實驗室主任研究員王肇中、中科院物理所解思深院士、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等來自德國、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新加坡六個國家的專家、教授、代表100余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