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創造名牌產品。名牌不僅是一個企業經濟實力和市場信譽的重要標志,擁有名牌的多少,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征,還是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體現。在品牌競爭的市場里,卻找不到中國石材名牌的影子,人們不禁要問:中國有世界產量第一的石材,卻沒有世界銷量第一的產品,也沒有世界利潤第一的產品。對中國這樣一個石材消費、生產、進出口大國來說,似乎是一件極不正常的事。
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在上萬家石材企業中,有中國自己石材品牌的企業寥寥無幾,中國石材知名品牌、世界名牌更是聞所未聞,也許你也就不覺得有什么不正常了。
那么,中國石材為什么沒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和世界品牌?是企業不想要,是市場不需要,還是在石材產品創品牌的機制上有什么問題,我們試圖破解這一謎底。
品牌研究專家說,不能操之過急。一些從事品牌研究的專家說,在國外考察100個世界名牌企業,其中有36%的企業有100年以上的歷史,有28%的企業有80-100年歷史,有25%的企業有50-80年歷史,只有6%的世界知名企業的創業史在50年以內(比如在10-20年)。中國石材加工生產歷史雖然悠久,但開始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也不過20年,一個世界的名牌企業成長起來要靠長期的市場考驗,靠用戶的考驗,不能操之過急。
企業老板說,等不急。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市場的大開放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面對著中國如此誘人的市場,國外的石材企業有哪家不心動,誰會放棄這天賜的良機。因此,在以后的幾年中,中國的石材企業將面臨國內及國外雙重壓力,競爭將愈來愈激烈。名牌就是質量,就是效益,就是競爭力,就是生命力。在沒有名牌的品牌時代競爭,與在戰場上束手就擒無異,老板能不急嗎?
石材專家說,石材和化學建材不一樣,因其材質是天然的不可后加工的,對于形成一個同質化的品牌也確實存在著先天的缺陷,不易加工出石材精品,這些客觀原因導致一些石材生產企業放松了對石材產品精加工的追求,難出精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石材名牌的形成。
品牌專家說,有的石材生產企業只重視產品,不重視理念,現在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價格的競爭、質量的競爭、服務的競爭,更主要的是一種品牌的競爭,是一種文化的競爭,一種智慧的競爭。企業要有鮮明而時尚的文化特色。但總體上來說,中國目前的石材企業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具備了創立自己石材品牌的能力,只是在管理上尚存在創立自己石材品牌的不足,在方法上未找到切實可行的打造自己品牌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