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國鍛壓機械控制和功能部件領域出臺“國標”,還得問問南京企業的意見。這是怎么回事?
埃斯頓已經參與制定9個國家標準
南京埃斯頓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波揭開謎底:近日,全國鍛壓機械行業標準委員會在寧成立“控制和功能部件工作組”,未來,我國鍛壓機床控制和功能部件的所有標準制修訂工作,都將通過該工作組的討論、通過,才會最終出臺。南京埃斯頓被選為工作組的“承擔單位”,埃斯頓的數位負責人更被選為工作組的組長等“牽頭人”。
南京埃斯頓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秋云說,公司被選為“國標”制定牽頭人,可不僅僅因為幸運女神眷顧。2006年至今,短短4年內,埃斯頓已經參與行業內9個國家標準的制定,其中有4個標準是獨家制定,5個是主要參與者。
打破外國壟斷,自主創新結碩果
隨著汽車、家電行業的迅猛發展,我國鍛壓機床需求量激增,但是鍛壓機床的控制、輔助功能的部件技術落后。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鍛壓機床的操作還在依靠“人工”,想自動化,必須從外國進口。
難點在哪?比如數控系統,它相當于鍛壓機床的“大腦”,機床又大又重,如果“大腦”定位不精確,不僅生產不出合格的產品,連工人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證。
上個世紀90年代末,南京埃斯頓不甘心只為外國企業做代銷,投入資金、技術力量進行數控系統的自主研發,經過10年的發展,已經掌握了鍛壓機床從控制、傳動、安全到檢測的完整解決方案,并通過了歐洲的質量安全認證。數控系統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到70%。
在伺服驅動裝置領域,過去,外國企業占據了中國90%的市場,2008年,埃斯頓再次打破外國壟斷,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交流伺服壓力機,市場年增長率在70%。
正是在行業中出色的表現,讓全國鍛壓機械行業標準委員會“相中”了埃斯頓。
通過制定標準,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
不過,鍛壓機床的控制和功能部件涉及10余個領域,國內企業要走的路還很長。
目前,歐美先進國家的控制和功能部件已經形成了非常龐大的產業,企業的數量、專業化程度、產品門類都處于很高的水平。國內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產品功能單一、控制性能偏低,自主創新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全國鍛壓機械行業標準委員會人士表示,控制和功能部件工作組的成立,將為主機廠和控制、功能部件廠商,搭建起交流的平臺,為行業提供技術性能指標,推動控制和功能部件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從而推動鍛壓行業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