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主辦,湖北省熱處理專業委員會、全國化學熱處理技術委員會承辦的2009年十四省市熱處理暨第八屆全國化學熱處理學術交流會議在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三峽大學機械與材料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8月19~2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龍泉山莊召開。
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化學熱處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潘鄰研究員主持會議,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秘書長徐躍明研究員專程到會祝賀,三峽大學黨委副書記石亞非教授作為地方東道主出席了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崔崑專門發來了賀電,湖北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萬誠也發來了賀電、并進行了書面發言。來自十四省市的113位行業專家、企業家、熱處理工作者參加了會議。大會共收到學術論文64篇并編印成集,20余位代表進行了大會交流。論文內容從金屬材料的組織與性能、熱處理工藝與應用、熱處理裝備、表面工程技術等方面反映了我國熱處理及相關行業最新的產業進程和科研成果。
大會特邀華中科技大學謝長生教授做了題為“納米敏感材料與電子鼻技術”的開場報告。報告介紹了該團隊開發的納米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并制成納米傳感器件,這種傳感器能夠準確測量微量氣體含量,應用領域十分廣泛,為今后熱處理等領域的技術走向“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發展道路提供了可靠的檢測方法,報告贏得在座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為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拉開了序幕。隨后,江蘇省熱處理及表面改性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劉肅人教授做了講話,從金融危機對熱處理行業的影響,熱處理技術目前在諸多國計民生方面的廣泛應用以及針對未來熱處理行業的發展方向——“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提出了一些值得廣大熱處理行業人士借鑒的建議和措施。
接著,大會進入學術交流階段。武漢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潘春旭教授的題為“利用SEM、EDS和EBSD的‘原位跟蹤’觀測技術及其在材料科學研究中應用”的學術報告,介紹了一種現代材料分析技術創新應用方法的研究成果;日本材料學會理事、日本特科能公司場長野口奉夫對該企業進行了介紹,并做了 “滲硫氮化”的學術報告;武漢大學王志武教授做了“TP304H鋼過熱器管爆管的組織變化研究”的報告,解釋了這種鋼過熱器管長期過熱運行后爆管的主要原因。隨后,華中科技大學胡樹兵教授,鄭州機械研究所盧金生高工,武漢理工大學程曉敏教授,重慶義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李志義高工等分別做了報告,與會的各位熱處理同仁分享了他們的最新成果研究,精彩內容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同,各位專家學者也十分積極的參與到提問與討論中,大家各抒己見,氣氛十分熱烈。學術交流會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其他一些活動。
8月19日晚,召開了各省市熱處理學會負責人聯席會議,全國熱處理學會秘書長徐躍明研究員也出席了會議。湖北省熱處理學會負責人介紹了本次交流會的籌備情況,與會人員給予高度評價;同時,還討論了十四省市熱處理行業的交流、下一屆大會的舉辦地等問題。聯席會議一致同意,下屆十四省市熱處理學術交流會議定于2011年4、5月間在河南省洛陽市舉行。
8月21日,召開了第七屆全國化學熱處理技術委員會首次會議。會上,秘書處匯報了上一屆技委會的工作情況,總結了經驗,并討論了新一屆技委會的任務和工作安排。
會議期間,代表們參觀了三峽大學,全體代表對三峽大學的盛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謝。會中,會議代表參觀了舉世聞名的三峽樞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