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不畏艱險、挺立寒冬。2009年中國石材進出口貿易仍保持年50億美元規模,僅比上年低7.7%,大大低于全國外貿平均降低25%的水平。而國際石材市場的份額卻繼續擴大,出口產品結構和出口市場獲得了難得的調整機會,為今后我國石材貿易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畏艱險、挺立鰲頭--用來形容2009年中國石材外貿的成果一點也不夸張。根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盡管全世界都遭遇了金融危機,但中國石材貿易進出口合計只比上一年低了7.7%,仍達到了50億美元的規模,再一次表明中國石材業具有適應國際市場的應變能力。
2009年中國石材出口2133萬噸,創匯36.11億美元,比上一年(2008年為2833萬噸,39.43億美元)分別降低了25.06%和8.39%。出口數量降低幅度大大低于出口價值的降低幅度,說明我國石材出口產品結構在進一步調整,也即單位創造的價值在迅速提高--令人鼓舞與欣喜。石材業內貿易專家分析指出,這是石材出口產品結構和出口市場調整的成果,而金融危機更使我們獲得了這個難得的調整機會,其結果是產品的出口附加值大幅提高。
而從2009年進口石材來看,共進口了811萬噸,用外匯14.5億美元,分別比上一年(2008年為819萬噸,15.45億美元)進口數量僅降低了0.97%,可以說數量基本持平;進口金額降低了6.12%。這種進口數量基本持平,而用匯數量降低說明我國用更少的外匯購買到了更多的國際石材產品。而在以往,國際市場的石材產品價格多年來都是堅挺的,這樣的機會也只能是在金融危機時才能趕上。如果按2008年可比價格計算,2009年用同樣的外匯多買了50萬噸的石材,約合25萬立方米的石材荒料。所以石材貿易專家一再解釋說,危機中也含有商機,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利用好價格與時差,在低價時多進口一些荒料,在經濟復蘇后,其差價就能獲利。
如果把2009年中國石材貿易合計看,年進出口仍達到了50.65億美元,2934萬噸;分別比上一年進出口合計(2008年為54.88億美元,3652萬噸)降低了7.7%,19.66%。不難看出,數量降低幅度大大高于價值--我國石材外貿的效益進一步提高。
展望2010年,在全世界經濟啟穩回暖的大背景下,有理由、有信心相信,中國石材貿易肯定會超越歷史最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