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對2009年度282項科學技術成果進行獎勵。經市科技局推薦的有24項科技成果位列其中,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1項。
中電科技集團54所為“嫦娥一號”研發生產的亞洲最大的、最長的“5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線”項目成果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的“河北省主要農作物精準農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博深工具的“高性能激光焊接金剛石工具”被省政府授予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市農科院的“抗吸漿蟲冬小麥新品種石麥12號”等21項成果被授予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此次我市獲獎項目中有66.7%的項目由企業獨立或參與完成,表明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逐步確立,中小型民營科技型企業逐步成為我市技術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這些項目中有33.3%的項目屬于生物醫藥類,它們在調整我市醫藥產業結構,增加研發投入力度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彰顯了省會的生物醫藥技術研發實力。
今年,備受關注的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被樂凱膠片集團的鄒競和河北鋼鐵集團的王天義摘走,國際科技合作獎授予了比利時的毛瑞斯·穆斯和德國的凱斯肯。省政府希望獲獎人員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向獲獎人員學習,發揚創新、拼搏、團結、奉獻精神,努力創造更多科技創新度高、影響力大、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