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削工藝中,砂輪的選擇對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超硬砂輪,包括金剛石砂輪和立方氮化硼(CBN)砂輪,與普通砂輪,如剛玉砂輪和碳化硅砂輪,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別。
一、磨料硬度
普通砂輪主要使用剛玉和碳化硅作為磨料,這些材料雖然硬度較高,但相較于超硬砂輪仍有所不及。超硬砂輪采用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CBN)作為磨料,其硬度遠超普通砂輪,特別適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
二、磨削作用
超硬砂輪在磨削過程中,由于其磨料的高硬度和結構特性,能夠吸收更多的磨削熱,使得熱量更多地被砂輪自身吸收,而非直接傳遞給工件。這一特性顯著降低了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熱變形和表面燒傷的風險。同時,超硬砂輪的切入角度和殘留應力與普通砂輪有所不同,這些獨特的特性使得超硬砂輪在加工高精度零件時表現出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好的表面質量,從而具有明顯優勢。
三、外形結構
普通砂輪通常整體由磨料和結合劑混合制成,從內到外都可以用于研磨。而超硬砂輪則通常采用基體加磨料層的方式,只有前端一小部分區域是研磨層,其余部分為基體,通常為金屬材質。這種設計一方面為了節省成本,另外一方面可根據需求對砂輪的整體強度、重量等做適當調整。
四、砂輪修整
砂輪的修整是確保砂輪性能持久和磨削效果穩定的關鍵步驟,它包括修型和修銳兩個主要方面。修型主要聚焦于恢復砂輪的形狀尺寸精度,確保其在長時間的磨削過程中保持準確的幾何形態。而修銳則是在砂輪磨鈍或堵塞、磨削力下降時進行的,旨在提高砂輪的鋒利度和磨削效率。
在普通砂輪的修整過程中,修型和修銳這兩個步驟通常可以同時進行,從而簡化操作并節省時間。然而,對于超硬砂輪而言,情況則有所不同。由于超硬砂輪的材質特性,其修型和修銳過程需要分開進行。在修型后,超硬砂輪的鋒利度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這時就需要使用普通砂輪或油石進行后續的修銳工作,以恢復其良好的磨削性能。
當然,如果磨削作業對精度要求不高,也可以直接對砂輪進行修銳,以滿足基本的磨削需求。總的來說,砂輪的修整是一個細致且重要的過程,需要根據砂輪的類型和磨削需求來靈活選擇修整方法。
五、加工工件材質
超硬砂輪特別適合加工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鋼、硬質合金等。然而,對于軟質金屬,如未經熱處理的鋼材等,超硬砂輪的消耗速度會提高,性能優勢降低。此外,由于超硬砂輪的銳利度較高,可能會導致軟金屬研磨后的表面粗糙度較差。因此,在選擇砂輪時需要根據工件材質進行合理選擇。
六、優缺點對比
普通砂輪(剛玉砂輪與碳化硅砂輪)的優點在于容易修整、通用性高、軟硬金屬均可研磨;而缺點則在于研磨硬材料時消耗較快、尺寸誤差較大、易產生殘留應力和工件熱變形。超硬砂輪(金剛石砂輪與CBN砂輪)的優點在于研磨硬材料時消耗少、修整間隔長、易獲得優良尺寸精度和較低的工件熱變形;但缺點在于不易修整成型、需要較多操作經驗、不適合加工軟金屬且通用性較低。
綜上所述,超硬砂輪與普通砂輪在磨料硬度、磨削作用、外形結構、修整方法和加工工件材質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需求和工件材質進行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