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2023年,鄭州全面加強質量強市戰略,質量工作連續4年在全省評為A級等次,6家企業獲得省長質量獎及提名獎,全年獲批創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29項,推出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17個。
2024年,鄭州市將重點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發展提速工程,持續開展質量監管提升,深入推進“標準鄭州”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全市各級各領域質量提升和質量發展工作。
一是大力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發揮市質量強市辦公室牽頭作用,統籌推進全市各級各領域質量提升和質量發展工作,組織好全市質量工作績效日常考核,市政府質量工作在全省質量工作考核中持續保持A級等次。開展區域質量提升創建活動,推進新密市、鄭東新區爭創全國質量強縣示范縣;鞏義市、滎陽市和新鄭市通過省級質量強縣示范縣驗收。協調完善修訂《鄭州市質量提升若干政策》。
二是持續開展質量監管提升。開展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五鏈”質量提升行動,其中,在全市鋁加工產業鏈企業選取20家試點開展質量診斷服務。持續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培育首席質量官2000名。對首批命名的10家企業卓越績效孵化基地、100家入孵企業進行常態化質量幫扶。加強政府質量獎梯次培育,重點培育3家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培育10家企業爭創省長質量獎,培育30家企業或組織爭創河南省“美豫名品”,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的認證監管,選取2個重點產業鏈,持續推進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樁強制檢定,試點“遠程在線監測”監管。
三是深入推進“標準鄭州”建設。組建全市實施標準化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將“標準鄭州”推進情況納入全市綜合績效考評,穩步推進《標準鄭州建設實施意見》。落實國家《城市標準化行動方案》,制定鄭州城市建設標準化體系,以區為單位,試點先行、打造樣板,爭取進入全國城市標準化試點。要抓好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2024年爭創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10個,力爭5個以上在建項目通過驗收。新增市級標委會2個以上,全年立項發布地方標準不低于15項。持續開展百城千業萬企提升專項行動和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力爭推出2家以上國家企業標準“領跑者”。
四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一園一院兩中心四平臺”建設,一園:按照省政府推進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工作統一部署,依托高新區、金水區、鄭東新區、經開區、中原區,全面開展鄭州分園區“一區四園、全域多點”建設,推動聯東U谷智能檢測產業園、河南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示范園區打造,推動超硬材料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液壓支架類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5個新布局省級“質檢中心”以及14個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升級試點項目建設。一院:推動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鄭州分院建設,加快合作協議簽署,2024年引進博士30名,設備投入不低于4000萬元,加快開展先進碳測量技術研究,力爭在鄭州建立全國碳計量基準,形成我國碳計量量傳體系。兩中心:推進鄭州機動車質量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完善功能,發揮筑巢引鳳作用,推動汽車產業落戶鄭州,2024年底實現產值1.3億元。加快國家北斗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2024年完成省級北斗質檢中心資質申請認定,在條件具備后申請國家級資質,為我市乃至全國北斗相關產品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四平臺:加強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接,爭取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碳計量領域)(超硬材料領域)2個科創平臺批籌,解決產業鏈“卡脖子”技術難題。服務推進國家磨料磨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開展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10項。推進鄭州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同時,加快啟動《時間和空間上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監測》項目二期建設,形成鄭州高端儀器產業集群。